陈宝仓牺牲后,友人冒死领出腐烂遗体,女儿好友潜水偷渡运回骨灰。他的遗体被人从尸堆中挖出,女儿的朋友不惜跳海也要将他的骨灰绑在身上带回家。 从台北刑场到最后被葬在北京八宝山,陈宝仓死后的经历就像他生前的革命经历一样跌宕起伏。 抗战之路 年轻的陈宝仓有抱负有志气,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步步从排长做到了团长,眼看着仕途一片大好,可陈宝仓却总觉的缺了些什么。 当时的中国十分混乱,连绵的炮火不是在抵御外敌而是军阀们为了权利在与同胞互相残杀,这样的局面与陈宝仓一开始报效国家的目标完全不同。 满腔的愤懑一直到1937年与日本开战才有了可用之地,即使在作战期间眼睛被炸瞎他也要坚持抗战。 也是在抗战期间陈宝仓第一次与共产党有了接触,共产党的理念与士气在潜移默化下对陈宝仓产生了影响。 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陈宝仓在1939年成为了第四战区的代理参谋长。 抗日期间陈宝仓一直活跃在战争第一线,无论是城防还是打仗,他都毫不含糊,一心想的都是要将这群侵略者赶出中国。 1945年10月25日,无疑是陈宝仓人生中最扬眉吐气的一天。 这天的陈宝仓坐在汇泉路跑马场的台上,看着日军司令走上台签下了投降书完成了受降仪式。 革命之路 眼看着抗日战争结束,陈宝仓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明白下一个挑战马上就要开始。 1948年的香港,陈宝仓在与中共香港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后,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真的拯救中国,于是这年春天,陈宝仓的解放革命之路正式开始。 后面两年他一直蛰伏在国民党之中,后面到了台湾陈宝仓一直与吴石配合负责收集传递情报。 可惜好景不长,1950年蔡孝乾叛变,吴石被抓,陈宝仓也被盯上了。 没过多久陈宝仓便被保密局抓走问话,原因便是保密局在吴石家中找到了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 尽管陈宝仓一口咬死这只是正常的工作往来,可国民党却翻出了之前抗日战争时期他公开支持共产党等等“有记录的通共行为”。 1950年6月10日下午四点三十分的台北马场,随着一声枪响,这位民族英雄短暂且辉煌的一生完成了最后的绝唱。 陈宝仓死后他的尸体就这样在尸堆中无人敢领,陈宝仓的妻子师文通整日以泪洗面,丈夫为革命献身死后连尸体都不能得到妥善安置,她只能不停地托关系找人,最终终于托人找到了在台北的唐辉麟和陈克敏。 陈宝仓在抗战时期被炸伤了一个眼镜,因此他的尸体还算有辨识度,没过多久便被找到带了出来送去火化。 可是对于这个骨灰盒应该怎么送出台湾师文通再次犯了难。 绞尽脑汁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人,女儿在台北读书时候的朋友殷晓霞,准备去上海读大学的殷晓霞对陈宝仓也十分敬佩,最终答应了这个请求带着陈宝仓的骨灰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船。 可就在快到香港的时候,码头上的检查站让殷晓霞慌了神,她没有入港证,如果被查出来陈宝仓的骨灰势必会被没收。 就在这个时候这位小姑娘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她找来一根绳子将骨灰盒绑在身上跳入海中往岸上游,而岸上早已经有人接应这位英雄回家。 生前的陈宝仓为国而战为革命而牺牲,死后的陈宝仓作为抗战英雄被三人接力辗转送回家乡。 回顾历史,缅怀先人,陈宝仓的故事不过是那段历史中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无名英雄埋葬在了那段过去。 参考资料:《陈宝仓:从旧式军官到革命烈士》
蔡孝乾的交通员刘青石,是“台湾扑杀红色时代”最后一个被捕的地下党员。晚年,刘青石
【5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