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之内,特朗普政府居然从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夹击中国——先是提议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接着又制裁了一家购买伊朗石油的中国炼油厂和码头。说真的,这哪是什么战略布局,简直是赤裸裸的“发疯”现场!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国交通部10月9日抛出的提议里,把借口说得冠冕堂皇,说是“中国航司的航线让美国航司陷入竞争劣势”,还急吼吼地只给中国航司2天时间回应,最快11月就要生效。 可中国航司之所以能走俄罗斯领空,根本不是啥“特殊待遇”,而全都是美国自己作的——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国率先禁止俄罗斯航班飞越美领空,俄罗斯才反制禁了美航司,中国航司能飞是因为咱们没掺和这趟浑水,完全符合国际法。 航空数据机构早算过账,要是真绕开俄罗斯领空,中美航线航程得增加1.5到2小时,燃料成本直接涨10%到20%,国航、东航这些主要航司运营的中美航班全得受影响。 美国自己搞出的领空封锁,结果嫌中国航司“占了便宜”,这就好比自己把路挖断了,还想骂别人走了一条平整的路,根本不讲一点道理。 更讽刺的是,今年暑运期间,中国国际客运航班日均都快2000班了,俄罗斯方向的航班量同比增加10班以上,这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美国想靠行政命令强行扭转,纯属违背规律的瞎折腾。 这边航空领域的制裁还没落下,那边能源领域的大棒又挥了过来,同样是10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制裁约100个个人和实体,特意点了一家中国独立炼油厂和码头运营商,理由是“协助伊朗石油贸易”。 这波操作更显荒唐,中伊之间的石油贸易,从来都是在国际法框架内的正常合作,既没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也符合双方利益,美国凭啥动辄搞单边制裁? 10月10外交部早把话说透了,这种缺乏国际法依据的非法制裁,中方坚决反对,而且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要知道,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合理布局,美国自己动辄对产油国施压,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现在倒过来制裁正常贸易的中企,这霸权双标玩得也太溜了。 更可笑的是,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要压低油价,一边又制裁购买伊朗石油的企业,要知道伊朗石油价格比国际基准价低5%到8%,制裁中企只会让全球石油供给减少,反而推高油价,最后美国老百姓加油成本上升,又得骂政府无能。 把这两件事搁一块看,更能看出特朗普政府的混乱和“发疯”本质。 禁止航班飞越俄领空,表面是为了“公平竞争”,实则是想靠行政手段打压中国航司的市场优势,本质是贸易保护。 制裁购伊朗石油的中企,却是打着“维护国际秩序”的幌子,搞单边霸权,破坏正常国际贸易。 一个喊着“公平”,一个践行“霸权”,两个完全矛盾的逻辑在一天内同时砸向中国,这哪是什么战略布局,分明是毫无章法的蛮干。 其实这种美国政府的这种“矛盾”早有前科,今年4月特朗普搞“对等关税”,一会加征到145%,一会又暂停,联邦法院都裁定他越权,结果7月又延长暂缓期。 对盟友也是说加税就加税,对加拿大的关税从25%涨到35%,政策反复得像儿戏。 现在对中国搞“双向夹击”,不过是把这种混乱升级了而已,既想保住美国航司的既得利益,又想遏制中国能源合作,结果只会顾此失彼。 美国真正的问题,是把“打压中国”当成了掩盖自身治理失效的遮羞布,可越急着出手越容易露馅。 美国航司竞争力的下滑,不是因为中国航司“占了航线便宜”,而是自己的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下滑,2024年美国航司的平均航班正常率比中国低6个百分点,这才是根本原因。 再看能源领域,美国制裁中企根本挡不住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步伐,除了伊朗,中国还和俄罗斯、沙特等多个产油国深化合作,去年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率已经超过85%,美国的制裁顶多造成短期不便,动摇不了根本。 更别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早就引发国内不满,4月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物价上涨,企业成本飙升,连联邦法院都看不下去裁定其越权,现在又搞这些打压措施,只会让美国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进一步拖累经济。 那些还在吹“美国战略高明”的人,该醒醒了,特朗普政府根本没有连贯的对华战略,只有“病急乱投医”的焦虑。 这种“发疯”式的夹击,不仅打不疼中国,反而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更失人心,毕竟谁都不愿意跟一个政策反复、逻辑混乱的国家政府打交道。 说到底,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操作,本质是霸权衰落期的歇斯底里,越是乱挥大棒,越说明底气不足。 禁止航班也好,制裁企业也罢,都是在破坏中美之间的正常合作,最后受损的只会是双方的利益。 要是美国真有本事,就该把精力放在改善自身运营效率、推动能源市场稳定上,而不是靠这些拙劣的手段打压别人。 可看特朗普政府这架势,怕是短时间内还醒不过来,那就只能看他们在政策混乱里越陷越深,毕竟历史早证明了,靠霸权和蛮干,从来走不远。
特朗普宣布禁止中国航班走俄领空,并要求中方在两天内答复,而真相的曝光属实意想不到
【18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