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制裁之下,部分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在中国的制裁之下,这些国际

柳淮蕊 2025-10-15 16:53:21

在美国的制裁之下,部分国际芯片巨头无法向中国出口芯片;在中国的制裁之下,这些国际芯片巨头也无法向美国供应芯片。基于此逻辑,中国芯片企业获得了追赶的时机,而部分国际芯片巨头则步入黯淡时期。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9月10日,芯片设计软件巨头Synopsys刚发完第三财季财报,股价盘后直接跌了近18.5%,市值蒸发三百多亿美元,营收和每股收益全没达到华尔街预期。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对华出口限制让不少设计订单黄了,连代工客户都撤了合作。 更惨的是,为了活下去,他们刚收购完Ansys就计划裁员3000人,占全球员工的10%,这哪是行业龙头该有的样子,分明是被制裁逼得割肉求生。 有人可能觉得Synopsys只是个软件商,不算核心芯片企业,那再看硬件领域,9月中国商务部直接对美国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盯上了40纳米及以上工艺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器芯片。 这些可是德州仪器、ADI这些美国巨头的看家产品,有数据显示,他们在华市场份额占41%,倾销幅度居然超过300%,2024年价格跌了52%,以前靠低价抢市场,现在中国一查,这路彻底走不通了。 更狠的是中国的反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你限制出口,我就掐断你的供应链。 10月中旬荷兰政府跟着美国起哄,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说什么保护技术安全,结果10月14日中国就出手了,直接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使用中国产的特定部件出口。 要知道安世70%的材料都来自中国,这一下等于断了他们的原材料供应。 安世做的分立器件,是汽车和消费电子的核心部件,美国车企、电子厂商全等着用,现在供应链一断,这些国际巨头要么没法给美国供货,要么就得花几倍价钱找替代。 英伟达就是现成的例子,9月刚跟OpenAI签了百万颗GPU的大订单,结果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认定它违反反垄断法要深入调查,它在华的供应链一受影响,给美国供应的GPU都得延期,这就是制裁带来的连锁反应。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6月还吹自己占全球市场50.4%,可到了9月,中国这几记反制拳下去,美国半导体出口额直接受了影响。 要知道2024年半导体可是美国第六大出口产品,赚了570亿美元,现在中国市场丢了,供应链又卡壳,想靠美国本土市场补上根本不现实。 SIA自己都承认,半导体需求大多来自新兴市场,中国更是核心,现在巨头们既不能对华出口赚差价,又因为缺中国的材料和部件没法给美国供货,营收自然得跌。 Synopsys就是前车之鉴,研发和资本支出占比本来就高,2024年美国半导体行业研发花了700亿美元,资本支出495亿美元,现在收入下滑,这些投入都成了负担,只能裁员降本。 反观中国芯片企业,这波机会抓得那叫一个稳准狠。 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中芯国际午盘直接涨了7.33%,成交金额突破128亿元,总市值冲到1.2万亿元,整个半导体板块都跟着涨,华虹公司20%涨停,芯原股份涨超17%。 之所以涨得这么猛,是因为中国AI生态扩张,催生了大量成熟制程芯片需求,以前这些市场全被德州仪器、ADI占着,现在他们因为反倾销调查不敢低价倾销了,中芯国际的电源管理芯片、图像传感器正好补位。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给本土企业腾出了空间,比如对美国芯片的反歧视调查,直指他们的政策壁垒,让中国企业在公平环境里竞争,这比单纯给补贴管用多了。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技术底子厚,巨头能扛过去,但现实是他们的技术优势,正在被一点点磨掉。 美国半导体行业人均投资虽然高,2024年达到23万多美元,但中国企业的追赶速度更快,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良率早就跟上国际水平,加上长江存储、华为海思的技术突破,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链条。 而国际巨头呢?Synopsys的设计IP业务受中国市场影响,未来技术迭代速度肯定慢下来,德州仪器丢了中国市场,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都成问题,这此消彼长之下,差距只会越来越小。 国际巨头想绕开中国供应链,短期内根本做不到,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喊着,要构建“强大供应链”,可从矿山到冶炼再到制造,哪一环能离开中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输赢问题,而是产业主动权的转移,美国以为靠制裁能卡住中国脖子,没想到中国早把供应链的根扎深了。 你不让卖芯片,我就不让卖造芯片的材料和部件,国际巨头夹在中间,要么丢中国市场,要么丢美国订单,怎么选都是亏。 美国想靠霸权垄断芯片产业,可产业规律从来不是靠政治命令就能改变的,你断我的路,我就自己修路,还顺便把你走惯的桥拆了,这就是中国芯片的底气。 未来几年,等中国企业彻底补上技术短板,那些国际巨头的日子就更难过了,美国可能也没想到,这波制裁竟成了送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加速礼包”。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