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太仓港对美国控股或运营船舶开始执行中国交通运输部新规,按400元/吨标准收取特别港务费。目前,MTM NORTH SOUND(载1万吨甲醇)和MTM PENANG(计划卸1.7万吨)因拒缴该费用被暂停卸货,江苏海事局正核查船东及运营方背景,确认是否涉及美国资本或运营实体。中国港口的第一张罚单开出 First bill issued at Ningbo port, 627kUSD billed to a container ship 这话得先掰扯明白——咱们这可不是主动挑事,纯粹是被逼出来的反击。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先动了手,拿着所谓的301调查当由头,宣布10月起对中国拥有、运营甚至只是中国建造的船舶加征港口费,一艘10万吨级货轮单次靠港得多掏500万美元,摆明了是欺负人。中国这才出台《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400元/吨的标准刚落地,太仓港就碰上硬茬子,宁波港更直接开出62.7万美元的罚单,这哪儿是“收费”,分明是给单边主义敲警钟。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缴点费吗”,可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新规里写得清清楚楚,不光是美资直接拥有的船要缴,只要美资持股25%以上、或者美国人运营的船都算,连在美国造的船也跑不了。江苏海事局核查那两艘甲醇船的背景,就是怕有人玩“股权代持”的猫腻。反观美国那边,收费政策喊得震天响,实际执行却一团糟——没有明确的审核标准,船东自己填缴费金额系统就认,连个咨询电话都打不通,典型的“口号硬、执行软”。 这400元/吨的费用,还藏着循序渐进的巧思。2026年要涨到640元/吨,2028年更是要到1120元/吨,等于每年都在给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码压力。但咱们也留了余地,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5次费,挂靠多个港口也只在第一个港缴费,甚至进中国船厂修的空船还能豁免。对比美国不分青红皂白的“三重收费”,谁在讲道理、谁在耍霸权,明眼人一看便知。 对船东来说,这费用可不是小数目。MTM NORTH SOUND载着1万吨甲醇,光特别港务费就得400万,拒缴看似省钱,实则损失更大——船停在港口一天,滞期费、船员成本加起来得几十万,货物变质的风险更不用提。宁波港那艘集装箱船乖乖缴了62.7万美元,反倒能及时卸货离港,这笔账算得明明白白。全球航运公司心里都有本账,中国港口去年吞吐量占全球30%以上,没人愿意为了省点费丢了大市场。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戳破了美国“产业保护”的谎言。美国钢铁工会哭诉本土造船业不行,把锅甩给中国,可实际上美国商业造船量连全球0.1%都不到,根本是自己缺乏技术工人和船坞基础。他们加征费用想逼航运公司弃用中国船,结果中国船企手握全球53%的新船订单,反而让美国进口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中国这次的反制,妙就妙在“师出有名”。所有规定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经国务院批准才实施,每一笔收费都有系统记录,未缴费的船直接锁死岸桥设备,想蒙混过关都没门。这不是“硬碰硬”,而是用规则对抗不讲规则,用高效回应混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