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年,一位日本侵华老兵说烈士墓园有“叛徒”!经调查后,老兵下跪谢罪! 19

谈古论今朝 2025-10-16 22:54:33

987年,一位日本侵华老兵说烈士墓园有“叛徒”!经调查后,老兵下跪谢罪! 1987年出了一本名叫《我的忏悔》的回忆录,是个叫土屋芳雄的日本老人写的,开门见山,这人当年参加过侵华战争。这书里他说他亲自审过一个中国士兵张永兴,说张因为撑不过日军花招,嘴上终于松口,供出了自家抗日队伍的联络点。 查日本防卫省公开的旧日军编制档案,土屋1938年应征入伍,直接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7师团,这支部队当年长期在河北、山西敌后搞“扫荡”,专门针对八路军地方支队和民兵,审训俘虏、搜剿联络点就是他的核心任务,手上沾过不少百姓和战士的血。 他在书里咬定张永兴是“叛徒”,其实藏着当年的私心——那时候日军被敌后抗日武装拖得没辙,缺情报缺到发疯,只要审出个“联络点”,不管真假都能向上邀功,他压根没想着去核实,也不愿相信一个普通中国士兵能硬扛住折磨。 这话传到中国,河北易县的老人们先炸了锅。当年和张永兴一起扛过枪的老民兵王德胜,都82岁了,拄着拐杖就往县党史办跑,说“张永兴要是叛徒,我第一个不答应”。党史办立刻启动调查,翻出1943年的《易县抗日根据地人员牺牲档案》,又找了11位在世的老战友核实,张永兴的真实经历才慢慢清晰。 张永兴是易县紫荆关镇人,家里三代都是农民,1939年日军烧了他的家,父母双亡,他抱着复仇的心思参加了八路军易县地方支队,负责看管根据地的3个秘密联络点,这些联络点要么藏在老乡家的地窖里,要么设在山神庙的暗格里,专门传递情报、安置伤员,是支队的“生命线”。 1942年日军搞“五一”大扫荡,兵力是支队的十倍还多,张永兴为了掩护战友转移联络点的物资,故意往反方向跑,把日军引到自己这边,最后弹尽粮绝被抓。土屋说的“撑不过花招”,其实是日军用了灌凉水、烙铁烫的法子,张永兴疼到昏过去三次,醒了还是一句话不说,直到日军放话要杀了他,他才“松了口”。 可他供出的“联络点”,是早就废弃的旧窑洞,里面除了几根烂木头啥也没有。日军兴冲冲跑去搜,结果空跑一趟,回来又把张永兴毒打一顿,他还是没改口,反而趁看守换岗的空隙,把日军下次要扫荡的时间、路线,偷偷告诉了同牢房的难友,让难友找机会逃出去报信。 后来张永兴没等到战友来救,1943年冬天被日军折磨致死,牺牲前还对着日军喊“我供的地方是假的,你们永远找不到队伍”,这些细节都记在《易县烈士名录》里,还有当年难友的证词佐证,半点假都掺不了。 易县党史办把调查结果、烈士名录复印件,还有老战士的录音,一起通过日本和平团体转交给了土屋芳雄。据说土屋收到材料后,关在屋里整整一天没出来,邻居听见他屋里有哭声,还有砸东西的声音——他这才知道,当年自己引以为傲的“审训成果”,是英雄用命布下的局,自己骂了半天的“叛徒”,其实是宁死不屈的中国人。 1988年4月,土屋特意带着翻译跑到易县烈士墓园,穿着一身素衣,在张永兴的墓碑前“扑通”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红了,嘴里反复说“我错了,我不该冤枉你,你才是真英雄”。当时在场的老战士,看着这个当年的仇人下跪谢罪,有人红了眼,也有人说“知错能改,总比那些装瞎的强”。 其实咱们客观说,土屋一开始的误解确实伤人,但他比那些到死都否认侵华、否认暴行的日军老兵强太多。他敢把自己的“功绩”写进回忆录,敢面对中国方面的调查结果,更敢亲自来中国下跪谢罪,至少还存着一丝良知,没彻底泯灭人性。 反观现在有些日本右翼分子,还有当年的侵华老兵,明明手上沾着血,却死活不肯认错,甚至篡改历史教科书,比起土屋,这些人才更让人不齿。张永兴这样的普通士兵,没留下啥惊天动地的名号,却用自己的命护着队伍、护着根据地,这样的人,绝不能被误解,更该被永远记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