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年仅32岁的解放军连长陈为民,在老山战役的战场上壮烈牺牲,他的战友兼

谈古论今朝 2025-10-19 01:50:04

1987年,年仅32岁的解放军连长陈为民,在老山战役的战场上壮烈牺牲,他的战友兼同乡李发忠紧紧抱住了他布满伤口的身体,泪如雨下。 谁能想到,这两个在战场上生死相依的汉子,是山东临沂市同一个村子的发小。他们不光是同乡,还真就像冥冥中注定的一样,同年同月同日应征入伍,又被分到了同军同师同团同连,连开赴老山前线的日子都一模一样。出发前一天,俩人还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约定,打完仗就一起回家娶媳妇、侍弄庄稼。 陈为民打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没把自己当普通兵。训练时别人练够数就歇了,他总抱着枪多琢磨半小时瞄准,投弹成绩在全连一直拔尖。凭着这股拼劲,他入伍没几年就入了党,一步步从战士干到了连长。上了老山前线,他更是把“连长”的担子扛得死死的。 那会儿的老山阵地,猫耳洞就是战士们的家。洞里高度不足1.2米,进去就得蜷着身子,夏天温度能飙到50℃,光着身子都像裹着湿棉被蒸桑拿,烂裆病是常有的事,每走一步都钻心疼。陈为民从不搞特殊,战士们吃霉变的压缩饼干,他也跟着吃;战士们喝接的雨水,他手里的水壶从来都是满了先给新兵。 1987年那次攻打老山211高地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陈为民带着战士们冲锋时,突然被越军的狙击手击中头部,当场就倒了下去。李发忠亲眼看着战友倒下,疯了一样冲过去抱住他,眼泪混着阵地上的泥土往下淌,却连一句完整的安慰都说不出来。 陈为民牺牲后,李发忠把悲痛全憋在了心里,抱着枪发誓一定要为战友报仇。第二次攻打211高地时,他像一头猛虎冲在最前面,光是他一个人就击毙了四名越军。可战争从不是热血就能必胜的,一颗炮弹突然在他身边爆炸,这个答应要和战友一起回家的汉子,也永远倒在了阵地上。 后来部队整理遗物,发现李发忠口袋里还揣着俩人出发前的合照,边角都磨破了。现在翻资料才知道,老山前线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太多了,他们不是天生不怕死,只是穿上军装就把保家卫国看得比命重。猫耳洞里的艰苦、战场上的危险,他们从来没在给家里的信里提过一个字。 我们现在提起他们,多是说“英雄烈士”,可别忘了,他们也曾是想给爹娘捶背、想和发小喝酒的普通人。是军装给了他们勇气,是责任让他们选择牺牲。李发忠和陈为民到死都没违背当初的约定,只是把“回家”换成了“守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7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