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陆,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情报人员谢汉光!他的身上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百人名单,这份名单,让沉寂了38年的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8年冬天,海峡两岸的风,带着一种久违的温柔,飞机、轮船一批批往返,离散四十年的亲人终于能重新拥抱。 可在那一群回乡探亲的台湾人里,有个老头儿显得有点不一样——他不哭、不笑,拎着一个旧帆布包,步子稳得像在量地。 没人知道,这个名叫叶依奎的农民,其实是潜伏台湾38年的地下党员谢汉光,他包里藏着一份能让历史翻身的“百人名单”。 谢汉光生在广东丰顺,年轻时是读书人,念的是农学院森林专业,那会儿中国正乱成一锅粥,打仗、抗日、政权更替,他一头扎进革命的潮流。 1945年他在香港入了党,不久被派往台湾工作,那时他刚结婚九天,妻子曾秀萍肚子里还怀着孩子,临行前,他只留下四个字:“等我回来。” 他到台湾时用的是本名,凭着林业技术,他很快混进台湾林业试验所,当上了分所所长。 白天他研究树木,晚上,他抄写《光明报》的传单,藏在书柜里,准备传给战友,那时候台湾的地下组织正发展得火热,几十个知识分子、教师、工程师,在书页、信封、课堂里传递理想。 可1949年后,风向变了,白色恐怖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悄无声息地笼罩全岛,一个叫蔡孝乾的高层叛变,几乎把整个地下组织拖进地狱。 一个个同志被捕、处决,刘光典、吴石……名字一个个被划掉,那一年,谢汉光的名字出现在通缉令上,就在那天晚上,他收到一张纸条:“速离!”后面附着30元钱。 他连夜逃出家门,鞋都没穿好,一路躲追兵、钻山林,脚被藤条割破,腿也落了病根,几天后,他在台东山区被一个高山族老人收留。 为了活命,他用两枚婚戒换来一个身份——“叶依奎”,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的本地村民,从那天起,林业专家谢汉光“死了”,台东来了个不识字的穷农夫。 从此三十八年的隐姓埋名,谢汉光白天种地、砍柴、帮人修木屋,晚上把那份写着百个名字的名单摊开,看一遍又一遍。 那些名字是他曾经的同志,是那些被错杀、被污蔑为叛徒的英雄,他怕潮气侵蚀,就把名单用油纸包好,缝进棉衣里,每到雨季就拆开来晾晒。 村民劝他再娶,他笑着摇头:“我老婆在老家等我呢。”没人信,可他信。 日子就这么一点点过去,台湾的社会变了几轮,他依旧守着那件旧棉衣,直到1987年秋天,收音机里传出新闻——台湾开放大陆探亲。 他愣在原地,手抖得把碗都摔了,那天晚上他点着煤油灯,把油纸包打开,看着那份名单发了整夜的呆。 第二年春天他卖掉了所有家当,换了一张回乡的机票,过关那天,他拎着那个破帆布包,身份证上写着叶依奎。 他一路沉默,直到车窗外出现熟悉的山形,广东丰顺的土地像在呼吸,他一下子觉得这一辈子终于圆了。 回到老家后,谢汉光去找政府,把那份百人名单郑重交上去,名单上是百位牺牲的地下工作者:有的死在监狱,有的被冤枉叛变。 工作人员起初半信半疑,他毕竟用了假名几十年,档案早没了影,后来组织派人查旧档、访幸存者,终于确认他就是1940年代那位潜伏台湾的党员谢汉光。 那年冬天,名单上的人被一一核实,刘光典的冤屈洗清,家人终于能挺直腰板,谢汉光看着电视里播出的追认仪式,眼眶红得像火,他知道,那些沉睡多年的名字终于被喊出来了。 1994年,他的党籍恢复,党龄从1946年起算,那一天他拿着那份红头文件,手一直抖。 之后他回到广东老家,和妻儿老小会面,又花了3.1万在老家买下一栋两层楼房,终于全家团聚,重新生活在了一起。 1996年,谢汉光在丰顺老家含笑离世,走完了自己充满戏剧且传奇的一生! 有人说他是幸运的,能活着回来,也有人说他太傻,为了那张名单苦了一辈子,可要是问他值不值,他大概会笑笑,因为他信的东西,哪怕隔着海峡、隔着四十年,也从没变过! 那一年,探亲潮还在继续,人们提着行李、带着泪水回家,而谢汉光带回的不是团聚的喜悦,而是让百个无名英雄重新归队的名单,历史终于对他们说了一句迟到的“欢迎回家”。 让我们为英雄点赞!为有信仰有信念的老一辈革命家点赞!
台湾网民问大陆网民:“如果统一了,我们回归了,大陆要送什么礼物给我们台湾啊?”
【685评论】【2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