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在货拉拉上跑车的老师傅, 上个月把平台注销了。 他说,不是吃不了苦,是平台的规则让人看不到头。 老师傅刚入行的时候,也觉得手机接单比路边蹲活强。结果干了两年,发现会员费一档一档往上涨,不交钱,抽成就卡在15%以上;交了钱,平台显示的里程和实际跑的能差出一倍。取消订单要扣分,硬着头皮跑要贴油钱,收入比三年前少了近三成。 这背后是一套会员抽成模式。非会员每单抽成超过15%,会员分三档,月费从两百多到七百多,抽成比例降到11%、8%或5%。表面是让司机少抽点,实则用会员费绑住人,不买会员就限制接单。算法也不透明,接单时显示10公里,实际跑出快20公里,平台不认差价,司机只能自己垫。 2021年到2025年,货拉拉被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约谈九次,最近一次是2025年9月,总局直接点出反垄断问题,要求算法公开、规则透明。但约谈后平台动作不大,司机感觉不到变化。黑猫投诉上相关投诉超过九万条,司机流失率超过30%。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六次上市失败,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缩水到650亿元。财务数据也起伏不定,2022年亏损,2023年突然盈利,2024年又掉头向下,短期债务高达47.6亿美元,现金却只有21.2亿美元。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连接,不是收割。司机、货主、平台本可以三赢,但当算法只偏向一端,信任就塌了。监管一次次敲打,不是要捆住平台,而是提醒它:规则若一直藏在黑箱里,路只会越走越窄。
有个朋友最近考虑买车,本来要看问界M7的,价格出来了要30多万,今天去理想门店看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