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经预测中美冲突:一旦爆发,美国称中国不能攻打美本土。若冲突真的爆发,美方又为何声称中方不得攻击美国本土?这背后究竟有何深层考量?其实新加坡总理已经多次预测过中美的冲突走向,别看中美双方发生冲突和新加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从国际格局审视,这一局势不仅牵动新加坡,更波及绝大多数国家。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贸易枢纽,总能在中美拉锯中保持清醒。2025年,黄循财总理多次公开表态,中美竞争已成最大地缘隐忧。他在4月议会演讲中指出,美国推行10%普适关税,绕过世贸组织规则,直接冲击全球多边框架。这不只加剧贸易壁垒,还可能推高通胀,拖累亚太经济增长。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出口,2024年GDP增长4.4%,主要靠平衡外交维系供应链稳定。 李显龙前总理则在3月海事论坛上警告,中美分歧难解,若贸易战升级,全球或面临80年来最剧烈动荡,犹如惊涛骇浪席卷一切。这些判断源于新加坡的独特位置,马六甲海峡每日吞吐全球一半集装箱货物,一丝摩擦即令航运成本飙升。黄循财强调,世界进入高度不可预测期,小国被迫调整布局,加强与欧盟、印度合作分散风险。这份预见,不是空谈,而是对大国责任的直白呼吁,提醒中美别让中小国家成牺牲品。 美国划定本土不可侵犯红线,看似自信满满,实则深藏战略考量。2025年国防部报告将中国列为首要威胁,首要任务是阻挡台湾行动,同时强化本土防御。国会预算显示,本土导弹系统年投入数百亿美元,远超海外基地维护成本的17倍。这是因为本土是动员核心,一旦受袭,整个经济体系将瘫痪,股市蒸发数万亿。军方评估,中国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达8000公里,高超音速技术领先,穿透率提升3倍,但美方坚称中方不会主动本土打击,以避核升级。 五角大楼在5月听证会上承认,中国军费按购买力平价计达5410亿美元,占美9160亿的59%,海军舰艇数量已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下水军舰总量超英德印西总和,空军轰-20航程8500公里,可威胁第二岛链。美方此举,本质是心理平衡,试图用规则限制对手,同时稳固盟友信心。日本、韩国基地东道主对驻军已有不满,美方承诺火线止于本土,避免租借协议破裂。这套逻辑严密,却忽略了中国军改效率,民营军工创新追平差距,国产化率升至70%。本土优先,转向克制,反映出美方对长期对抗的现实准备。 经济联系 加深了美国本土顾虑,中美贸易额2025年上半年稳守5000亿美元,中国持美债逾万亿,美企供应链深嵌中国制造。复旦大学研究显示,脱钩将令双方GDP缩水几百分点,非对称依赖中,中国出口顺差大,美消费拉动强。华尔街模拟模型指出,全面断链全球股市或蒸发数万亿,新加坡金融中心首当其冲。黄循财在4月视频讲话中直言,美国对等关税违背WTO,开启保护主义新时代,类似于1930年代大萧条引发的贸易战,最终酿成二战。 这不是危言耸听,新加坡对美保持长期贸易逆差,但连锁反应将边缘化其角色,国际贸易总量锐减,失业率飙升。达里奥基金模型分析,美债GDP比130%,中国仅60%,冲突中中国财政韧性更强。美方强调本土安全,还为哄盟友,日本冲绳、菲律宾基地协议中,美承诺不烧本土火,以防伙伴倒戈。2025年10月战略调整,焦点回拉西半球,防中国拉美扩张,但核心仍是本土底线。跨线代价太大,经济痛感全球共享,谁动谁疼,这份平衡脆弱,却维系着大国克制。 新加坡的预测不止停于警示,更延伸到区域布局与全球治理。黄循财上台后延续李显龙调子,在访美时强调中美贸易摩擦拖亚太后腿,呼吁负责任竞争。2025年9月,前外长杨荣文预测,中美关系未来5年趋稳,台海短期无爆,但东南亚需防金融危机与中东乱局。新加坡主办香格里拉对话,推动防长热线,预防误判。智库模型融入卫星数据,马六甲海峡堵塞损失呈倍数增长,亚洲GDP或降10%。黄永宏防长指出,亚洲冲突规模超俄乌,台湾涉及历史主权,非乌克兰翻版。 新加坡布局多边主义,与澳日韩签开放贸易框架,2024年经济增4.4%,靠的就是不偏不倚。全球多极化加速,小国被迫选边压力增大,黄循财重申,新加坡非美盟友,而是安全伙伴,不容台独利用。这份务实,源于对大国博弈的外溢效应认知,中美摩擦已让东南亚调整外交,强化区域合作。最终,中小国家成炮灰风险高企,新加坡的清醒提醒全球,遏制对抗才是现实选择。
俄美要连起来了?俄代表曝:已秘密研究6个月,8年建成打通通道! 这不是科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