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诺夫谈俄罗斯从盟友那里得到的帮助:42%的物资来自朝鲜 俄罗斯在面对长期战事和国际制裁的双重压力下,逐渐暴露出对外部援助的依赖。 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布达诺夫最近的一番话,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明面上。 他指出,俄罗斯当前用于战争的物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朝鲜。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背后藏着的是一场战争背后的供应链现实,也是当前国际局势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战争不仅仅是前线的枪声和炮火,更是一场全方位的资源较量。 一个国家打得久不久、撑得住撑不住,不只是看它军队强不强,而是看它有没有稳定的补给线、有没有持续的物资来源。 过去,俄罗斯在军事方面一向给外界的印象是“家底厚”,但这场战争打到现在,现实已经说明了,光靠自己恐怕难以维持长期消耗。 这个时候,外部的支持就变得非常关键。 朝鲜在这个时候选择和俄罗斯走得更近,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过去,这两个国家虽然有些交流,但一直保持一定距离。 但现在的局势变化,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 这种靠近,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经济合作,而是更直接、更现实的军事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方面的公开表态,其实是一种信息释放,也是一种外交策略,目的是让世界看清这场冲突背后的力量博弈。 朝鲜的参与,不仅反映出其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判断,也说明俄罗斯确实需要更多外部的帮扶才能维持战事。 这种合作姿态,透露出一个信号: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某两个国家之间的单纯冲突,而是已经牵动了多方力量,背后站着的是一条条看不见但极其重要的物资补给线。 谁掌握得多,谁就可能挺得久。 对于俄罗斯来说,依靠外部物资的同时,也意味着其自给能力正在承压。 战争初期展现出的那种自信和强势,已经被长期作战的现实消磨得差不多了。 各方对它的观察,已经从“进攻速度”转向了“资源消耗”。 而这一点,无论是对手还是盟友,都看得很清楚。 乌克兰方面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相关信息,也并非偶然。 这不仅是情报战的一部分,更是想要在国际舆论场上抢占主动。 通过揭示俄罗斯与盟友之间的深层合作,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这场战争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在单打独斗。 反过来说,这种公开,也是在呼吁更多国家正视现实,重新评估当前所处的安全环境。 从更广的角度看,这种战时网络的形成,其实是一种策略上的互补。 在面对国际制裁压力时,俄罗斯选择朝鲜作为补给伙伴,既是现实所迫,也是战略上的选择。 朝鲜虽然经济不宽裕,但在某些方面具备“可动用资源”,而且政治立场上相对稳定,这种配合对俄罗斯来说,短期内是有用的。 但这样的合作关系,也隐藏着不少不确定性。 毕竟,这种基于战时需求而建立的关系,往往缺乏长期稳定的基础。 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比如外部制裁升级、运输受阻或者战场局势突变,这条“生命线”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虽然目前朝鲜对俄罗斯的帮助确实起到了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依赖也意味着风险在增加。 参考:中华网新闻——乌称朝为俄提供百分之四十弹药?专家分析 朝鲜成俄军重要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