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

律便利小店 2025-10-24 10:42:15

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电力系统。 为什么,俄罗斯战略精确打击,只袭击第聂伯罗河左岸目标,就是不打第聂伯罗河右岸目标?俄罗斯军方到底想要怎么样? 英国《电讯报》称,这就是俄罗斯最新打击策略。乌克兰在乌克兰西部有几个核电站和大型输电系统,俄军不能直接打核电站,会造成大面积核污染。 结合目前俄乌局势来看,这种“只打左边,不打右边”的奇怪打法,其实背后还真藏着点门道。首先弄清楚个地理概念,第聂伯罗河从北往南贯穿乌克兰,把乌克兰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 左岸,也就是地理上的东岸,靠近俄罗斯控制区,右岸是西岸,基本是乌克兰政府军控制更牢的地方。俄军对左岸动手,其实就是对自己更容易接触、情报更清晰、后勤更方便的区域下手。 这种“就近原则”听起来不高级,但非常实用。再说了,打仗也讲究投入产出比,打你能打的,不浪费弹药和资源。 不过这还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逻辑得从乌克兰的电力系统结构说起。乌克兰西部有几座大型核电站,比如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和南乌核电站,这些核电站不仅发电量大。 还连接着乌克兰的主输电系统,供电范围覆盖全国。这些核电站大多在第聂伯罗河右岸,俄军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打出事,核污染外溢。 不光乌克兰遭殃,波兰、罗马尼亚、甚至俄罗斯自己也得跟着倒霉。所以俄军打击是有边界的,核电站附近的输电枢纽一般都刻意避开,这不是人道主义,而是出于自保逻辑。 那为什么专挑左岸打呢?因为左岸的电力系统虽然不像右岸那样核心,但它承担着乌克兰东部工业区的供电任务,这些区域依然活跃着大量军工设施和交通枢纽。 俄军打这里,既能影响乌军的后勤调度,又能切断东部地区的工业支撑,而且不会直接引发国际社会对“攻击核设施”的强烈反弹,算是一种“精准打击、风险可控”的模式。 而英国媒体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好奇。他们本身也在帮乌克兰评估俄军的打击策略,研究怎么布防、怎么修复、怎么预判下一次袭击。 所以《电讯报》的报道,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俄军战术的一种“逆向分析”。他们也担心,俄军这种精打细算的打法会在接下来的冬季里对乌克兰社会造成更大压力,从民生到军力,全面牵制。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这种“只打左边不打右边”的操作,其实也和俄乌战争中的“有限战争”策略有关。俄方多次强调不是全面战争,更不是要占领整个乌克兰,而是要达到特定目标。 所以他们在选择攻击目标时,也会考虑国际影响、经济代价和政治后果。不像冷战时期的那种你来我往、全面开打,而是带着算盘打仗,边打边算,不打不必要的仗。 总的来说,俄军这种“只打左不打右”的操作,表面看起来像是选择性“偏心”,实际上是经过计算的策略选择。 不光是地理因素、电力结构的问题,更牵扯到战争成本、国际舆情、战术调整等多重考量。英国媒体关注这个点,说明它确实是目前战场上一个值得研究的新动向。 至于接下来乌克兰电力系统能不能撑住,俄军会不会换打法,可能还得看看这个冬天到底有多冷。   参考资料: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控制一定居点 2025-10-23 09:39·央广网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