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和统”还是“武统”?四中全会公报已经给出了答案!很多人以为,我们还在“

律便利小店 2025-10-24 10:42:18

还在纠结“和统”还是“武统”?四中全会公报已经给出了答案!很多人以为,我们还在“等”台湾选择。错了!真相是,当“推进”二字写入公报时,“选择权”就已经从台湾手里,收归中央!台湾同胞唯一能选的,是“体面”,还是“清算”! 这意味着统一已经不是一个模糊的愿景,而是要开始动手落实的任务。谁来落实?当然是中央。谁来配合?这个就没写,但显然不是等台湾方面来投票决定的。 如果说以前是希望台湾方面“觉悟”,那现在就是要让进程自己“动起来”。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统一不是“谈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所以,不管你说“和统”也好,“武统”也罢,讨论这些词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当“推进”这个词一出现,主动权已经彻底掌握在中央手里,而不是谁的“善意”或者“对岸反应”决定的。 这件事其实也不是突然的。从2019年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到2020年《反分裂国家法》再次被重申。 再到2021年中央多次强调“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每一步都在为今天的“推进”打地基。别看每年讲话语气差不多,但政策语言的变化是有节奏的。 这就像修高铁,前几年是测量、设计、征地,现在是铁轨都铺好了,就差通车时间表。再看台湾岛内的情况,很多人还以为“台独”是个边缘声音,其实是被包装得越来越“日常化”了。 从课纲修改到去中国化的文化政策,从外部政客的频繁窜访到企图国际“露脸”,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不是在犹豫,而是在加速。 这种情况下,中央方面的“推进”显然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防止被拖入僵局。就像下棋一样,有时候不是你想拖,就能一直拖的。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总觉得“推进统一”会引发什么大风大浪,说得好像一推进就会“兵戎相见”。可问题是,推进不等于动武,动武也不等于战争。 政策工具多了去了,法律、经济、舆论、科技、社会融合,这些都是“推进”的一部分。过去几年,福建“对台融合发展示范区”就是一个测试场,政策一步步铺开,不等对岸回应,自己先干起来。 这种“你不配合我也能做”的态度,其实已经说明了方向。说到底,台湾同胞确实还有选择,但这个选择不是“要不要统一”,而是“怎么面对统一”。 是体面地融入,还是被动接受后果,这已经不是纯粹的情绪问题,而是现实问题。统一这件事,不是某一代人的冲动,而是几代人的使命。 四中全会公报把“推进”写进去,是一个信号,也是一种节奏的切换。以前是铺路,现在是上车,车已经开动了,谁还站在原地等个“和/武”的答案,那就真的错过了下一站。   参考资料:四中全会公报释放重要信号 2025-10-23 20:46·中国新闻网

1 阅读:304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