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到最后,极有可能复刻芬兰模式,乌克兰被占领土是收不回来了。就像当年的芬兰一

阿智通鉴 2025-10-25 14:56:22

俄乌打到最后,极有可能复刻芬兰模式,乌克兰被占领土是收不回来了。就像当年的芬兰一样,忍痛割让领土,摆脱大鹅的纠缠,才能正常发展经济,然后加入欧盟。   现如今,在俄乌前线战局上,俄军还是握着主动权,普京之前也提过,卢甘斯克差不多99%的地方都在他们手里,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控制区也超过七成,部队每天都在慢慢往前推。   虽说每次推进的成果不算特别大,没有那种一鼓作气的突破,但至少那些已经占下来的土地,控制权攥得死死的,乌军几次反攻下来,也没能真正撼动这些区域的归属。   可要说像当初拿下乌东四州那样,再啃下乌克兰更多行政区域,基本不现实。俄军现在其实已经陷入了僵持状态,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跟起来费劲,而且乌军虽然整体被动,但在局部防御上一直没松劲,靠着外援的武器装备顽强抵抗。   这么耗下去,俄军想彻底击溃乌军、扩大占领范围的难度越来越大,毕竟战争拼的不只是前线兵力,还有背后的国力支撑,长时间的消耗谁也扛不住。   这么看下来,俄乌冲突最终的结果,大概率就是照着当前的战线停火,相当于把现在的控制范围固定下来。毕竟双方都打累了,俄军没能力再往前冲,乌军也没实力把失地全抢回来,这种“以战止战”的僵局,最后只能用划界停火来收尾。   那些被俄军占着的土地,乌克兰想收回去是真的不现实。先不说俄军在当地已经开始搞行政管控,修基础设施、推行本国货币,早就摆出了长期占有的架势,单说乌军现在的兵力和装备,想突破俄军的防线都难如登天。   更关键的是,就算乌军想打,背后的援助国也未必愿意一直耗下去,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显露疲态,援助力度慢慢在缩减,没有外力支撑,单靠乌克兰自己根本扛不住。   同样摆在乌克兰眼前的,其实也就只有承认现实这一个选择。欧盟那边早就有说法,候选国要是拖着没解决的领土纠纷,想迈进门比登天还难。   之前塞尔维亚就是因为科索沃问题,入盟进程卡了十几年,乌克兰要是一直抱着收复失地的执念不放,欧盟肯定不会松口。而且除了欧盟,其他国家打交道也会躲着走,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常年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深度合作,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这事儿让人想起当年的芬兰,二战时跟苏联打完仗,也是忍痛割让了卡累利阿地峡等大片领土,才算跳出了战争泥潭。当时芬兰人也疼得钻心,但他们明白,跟大国耗下去没有好结果,不如认下损失换和平。没了战争的纠缠,芬兰专心搞经济建设,后来顺利加入欧盟,成了北欧的发达国家,日子反而越过越稳。   现在乌克兰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么个现实:咬着牙不松口,就得一直耗在冲突里,农田被炸、工厂停工,经济早就垮了,老百姓流离失所,民生根本撑不住;要是学芬兰那样认下眼前的局面,虽然割地的疼一时难咽,但至少能摆脱常年的战争纠缠,一门心思搞重建,慢慢靠拢欧盟,靠融入欧洲的经济体系把国家重新扶起来。   毕竟战争到最后拼的还是民生和未来,与其抱着“寸土不让”的执念把国家拖垮,不如认清现实换发展机遇。当年芬兰的选择虽然无奈,却换来了之后的稳定繁荣,现在的乌克兰,恐怕也得走这条难走却务实的路。 信息源:《“芬兰化”或是乌克兰危机解决之道,芬兰当年是怎么做的》第一财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