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四夜》电影剧本角色表1.李天佑:红5师师长,年轻英勇,指挥若定。2.钟

唐巴马探 2025-11-09 00:08:25

《四天四夜》电影剧本

角色表

1. 李天佑:红5师师长,年轻英勇,指挥若定。

2. 钟赤兵:红5师政治委员,身经百战,与李天佑配合默契。

3. 白崇禧:桂军将领,人称“小诸葛”,足智多谋。

4. 夏威:桂军第15军军长,前线指挥官。

5. 王瓒斌:桂军第44师师长。

6. 白志文:红15团团长。

7. 罗元发:红15团政委。

8. 何德全:红15团参谋长。

9. 黄冕昌:红14团团长。

第一幕:战前背景

时间:1931年1月 - 1934年1月

地点:多地

●全景:展现1931年1月,李天佑率特务连作为红7军先锋,在永安关与湘军及民团武装战斗的激烈场景,特务连英勇奋战,击溃敌军,为主力进军湘南开辟道路。

●中景:切换至1931年7月,年仅17岁的李天佑被任命为红7军第58团团长,他神情坚定,接受任命。

●中景:1933年,李天佑任红三军团第5师第13团团长,随东方军入闽征战,围泉上、战归化、攻朋口、袭夏道,13团一路势如破竹。

●中景:1934年1月,李天佑升任红5师师长,画面展现他意气风发的模样。

第二幕:高虎脑战役

时间:1934年8月

地点:高虎脑阵地

●全景:高虎脑阵地硝烟弥漫,坚守阵地的红13团与主攻的国民党军王仲廉第89师展开激烈战斗。

●中景:李天佑在后方关注战况,神情严肃。红13团战士们顽强抵抗,打退第89师数次集团冲锋。

●近景:战斗从清早持续到傍晚,第89师伤亡惨重,丧失战斗力,不得不提前退出战斗。国民党北路军总指挥陈诚哀叹。

第三幕:新圩战前部署

时间:1934年11月

地点:新圩附近

●全景:长征开始后,李天佑、钟赤兵率红5师担当军团开路先锋。彭德怀将在新圩阻击桂军的重任交给红5师,李天佑和钟赤兵领命,神情坚定。

●中景:红5师经过一个多月长途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大,官兵疲劳,粮食、弹药不足。但为保证党中央、中革军委和兄弟部队安全,李天佑与师领导交换意见后,作出战斗部署。

●中景:部队在公路两侧山头布防,红15团在左翼,红14团在右翼,军委“红星”炮兵营配置在左后侧,师指挥所设在杨柳井村口民房。

●中景:李天佑下令部队不许生火做饭,饿了啃生米、红薯,渴了舀田水喝,并向军团部发电报表示保证完成阻击任务。

●中景:前方侦察员回来报告,桂军王瓒斌第44师已先占领马渡桥,派出侦察连与红军先头部队遭遇被击溃,红军乘势追至枫树脚并抢占附近山头构筑工事。李天佑感叹敌人来得快。

●全景:桂军在狮子山、瘦马岐、张家岭一线摆开阵势,构筑进攻出发阵地,敌我前沿阵地相距约千米。

第四幕:新圩战斗打响

时间:11月28日 清晨

地点:新圩前沿阵地

●全景:11月28日,天刚放亮,浓雾未散,一阵密集炮火打破沉寂,红5师前沿阵地陷入硝烟火海,新圩战斗打响。

●全景:排炮过后,大批桂军在机枪掩护下向红军阵地猛攻。李天佑命令部队把敌人放到阵地前沿再反击。

●近景:桂军见红军阵地寂静,以为红军被炮火轰得差不多了,直起腰向阵地猛扑。当距离前沿阵地二三十米时,红军阵地突然投出雨点般手榴弹,马克沁重机枪和各种火器开火,“红星”炮兵营发射迫击炮,桂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丢下尸体溃败。

●中景:几分钟后,桂军发动第二次进攻,更为猛烈持久。李天佑走出指挥所,在小山包上用望远镜观察战事,想起高虎脑战斗。

●全景:敌人排炮猛击,整营整连冲击,红军阵地突然烟雾弥漫,手榴弹爆炸,战士们反击,“红星”炮兵营炮弹在敌群中爆炸,敌人冲击被打退,但红军也付出代价。

●全景:桂军多次进攻被击退,王瓒斌重新整顿部队,改集中进攻为轮番进攻,红5师前沿山头阵地遭受残酷打击。

●全景:激战至下午4时,王瓒斌派小部兵力迂回包抄,红15团坚守的钟山、水口山阵地腹背受敌。战士们手榴弹、子弹打光后,用石头砸、刺刀拼,最后与敌人肉搏。

●中景:红15团团长白志文命令部队突围,撤往第二道防御阵地。

第五幕:夜间谋划

时间:11月28日 夜晚

地点:杨柳井村、恭城县城桂军指挥部

●中景:夜幕降临,战斗暂停。李天佑对钟赤兵说敌军明天会改变攻击方式,二人决定让前沿阵地红军趁夜撤到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连夜赶筑工事。

●中景:在恭城县城桂军第15军指挥部,军长夏威看罢战报震惊,他投入一个整师七千人,加上炮火支援,却强攻一天收获不大,反遭红军重创。他自言自语彭德怀是强敌,将战况报告白崇禧。

●中景:亲临灌阳县城督战的白崇禧震惊,担心桂军被阻会让薛岳中央军趁机而入,危及新桂系势力。他连夜赶到恭城,打电话怒责夏威。

●中景:夏威如实相告是彭德怀部第5师,师长李天佑等官兵顽强作战。白崇禧又惊又怕,想起李天佑,批评夏威后下令加派飞机支援,投入预备队轮番冲击,同时大兵力迂回夹击。

第六幕:第二天激战

时间:11月29日

地点:新圩阵地

●全景:11月29日拂晓,6架敌机飞抵新圩上空扫射投弹,桂军迫击炮和山炮轰击红5师阵地,阵地浓烟滚滚,满目疮痍。

●全景:炮火过后,桂军发起轮番冲击,红5师将士沉着抵抗,接连击退敌人进攻,但弹药消耗殆尽,战士们用刺刀、石块与敌人拼杀,伤亡越来越大。

●中景:激战至中午,李天佑接到红15团参谋长何德全电话,得知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负伤,两个营长牺牲,全团伤亡500余人,被迫撤至第二道防线。

第七幕:第三天激战

时间:11月30日

地点:新圩阵地

●全景:11月30日,激战再起,红5师伤亡大半,前沿小山头丢失,工事无险可守,师指挥所也成前沿阵地。李天佑心急如焚,不断催问军委纵队渡江情况。

●全景:红14团防守的尖背岭和红15团防守的平头岭相继失守,红军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包构筑工事死守。

●全景:战斗惨烈,数公里战场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尸横遍野。桂军多次攻击,未能越过红军防线。

●全景:中午时分,敌人出动飞机对虎形包狂轰滥炸,重兵迂回左侧高山夹击,红军被迫撤出阵地,退守楠木山和炮楼山一线。

第八幕:完成任务

时间:11月30日 下午4时

地点:新圩阵地、渠口

●中景:虎形包阵地失守后,红5师仍顽强坚守,扼住灌阳通往新圩的马路要冲。

●中景:下午4时许,李天佑接到军团部来电,得知军委第一纵队已渡江,第二纵队即将渡江,命令红5师将防务交给红6师第18团后渡江。

●全景:红5师撤离阵地后清点人数,全师3000余人仅剩下1000多人。

●全景:当夜,李天佑率领1000余人急行军赶到渠口,在满天星斗映照下,渡过湘江,向西疾行。

第九幕:尾声

时间:无

地点:无

●旁白:红5师以惨重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2000多员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为军委纵队和后续军团撑开了西进通道,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全景:画面渐暗,展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和信念奋勇拼搏的精神永垂不朽。

0 阅读:6
唐巴马探

唐巴马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