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70分钟的专访,特朗普提及中国41次,远比谈论俄罗斯、日本或欧洲国家都要多—

子真赏潮起潮落 2025-11-10 08:41:12

一场70分钟的专访,特朗普提及中国41次,远比谈论俄罗斯、日本或欧洲国家都要多——这位重返白宫的总统,正把对华关系作为他的核心议程。 “我觉得我们相处得非常好,我认为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将他们击倒,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出色。”特朗普在重返白宫后首次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栏目专访时,这样定义中美关系。 当主持人追问“中国的威胁有多大”时,特朗普回应道:“就像其他国家一样。我们对他们而言也是威胁……这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特别是中美之间。” 然而,竞争并不妨碍合作。在特朗普看来,通过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击垮他们,美国能变得“更大、更好、更强”。 01 专访细节:70分钟41次提及中国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首次电视专访,透露了中美关系的重大信号。 整个采访约70分钟,特朗普提及中国多达41次,远超俄罗斯和日本,欧洲几国甚至未被提及。 如此高频的提及,显示了特朗普政府将中美关系置于外交政策的优先位置。 特朗普在专访中阐述了他的对华哲学:“通过与他们合作而不是击垮他们,我们能变得更大、更好、更强大。” 这一表述与他上任后迅速与中方达成为期一年的贸易协议相呼应。 当主持人诺拉·奥唐奈指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着眼于百年时间”时,特朗普立刻回应:“我们考虑的也是长远之计。” 02 美方行动:白宫3天拿出落实时间表 言辞之外,更有实际行动。 专访播出前后,白宫迅速公布了落实中美经贸共识的具体时间表,展示了特朗普政府的执行效率。 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分别对两家美媒明确表示,“美方无意同中国脱钩”。 这一系列动作形成了一套组合拳——从总统定调到底层执行,特朗普政府正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对华政策路线。 美方高层如此密集地发声,反映了特朗普团队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 03 经贸基础:农业合作成“压舱石” 与此同时,民间的经贸合作早已先行。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美农业贸易合作论坛在上海举行,汇集了14家美国主要农业协会和中国代表。 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直言:“中国仍然是美国大豆和其他许多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2024年的大豆采购量达到1.05亿吨,而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一直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海外大豆市场。 美国谷物与生物产品委员会主席马克·威尔逊强调了贸易中的人文维度:“虽然我们两国有不同需求,但我们同样希望拥有更光明的未来。” 04 企业选择:美企用脚投票扎根中国 政治言辞的风向变化背后,美国企业早已用脚投票。 进博会上,美国企业的参展面积连续七年位居第一。 霍尼韦尔、高通等企业连续八年“打卡”进博会,而联邦快递更是将其持续二十余年的“熊猫快递号”中美运输任务,形容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透露:“几乎没有美国公司离开。” 相反,美国企业在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正与中国企业密切合作。 数据显示,2024财年在华美企总营收达3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约50%企业的年报显示,中国是它们全球第二大营收市场。 特朗普在专访中说得明白:“若能达成不错的协议,与中国和睦相处总比对立好。” 这不是简单的战术调整,而是面对现实的战略选择。 当美国企业在华营收超过3000亿美元,当中国市场成为许多美企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合作已不仅是政治选择,更是市场必然。 中美之间,竞争与合作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不仅是两国关系的常态,或许也正是让美国“变得更好”的必经之路。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子真赏潮起潮落

子真赏潮起潮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