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突然想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三十岁生日那天,我加班到十点,走出写字楼时,晚风卷着秋雨打在脸上,凉得人一激灵。站在公交站台等末班车,看着对面小区的窗户亮着一盏盏灯,突然就鼻子发酸——那些暖黄的光里,没有一盏是我的。 无房无车无存款,这九个字像块狗皮膏药,死死贴在我三十岁的人生上。租的那间老破小,在七楼顶层,夏天像蒸笼,冬天漏风,墙皮掉得像头皮屑,上个月暴雨还淹了阳台,晾的衣服全泡了汤。 以前总觉得,房子就是个睡觉的地方,租着也挺好,省心。可那天在朋友新家吃饭,彻底改变了想法。朋友在城郊买了套两居室,不大,但装修得特温馨,阳台封了落地窗,摆着她养的绿萝和多肉,阳光洒进来,连空气都带着甜味。 “你看这墙,我选的浅灰色,耐脏。”她指着客厅的墙,眼里闪着光,“厨房那个小吧台,是我特意留的,以后能在这喝咖啡看书。”吃饭时,她老公在厨房忙活,油烟机嗡嗡响,却让人觉得踏实——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烟火气。 回家的路上,我第一次认真琢磨“家”这个词。不是房东随时可能收回的出租屋,不是墙上不能钉钉子的临时落脚点,而是一个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地方。累了能往沙发上一瘫,不用想着“别把沙发套弄脏了”;想在墙上挂幅画,不用琢磨“房东会不会不高兴”;甚至能在阳台种点辣椒、小葱,炒菜时随手揪一把,那才叫过日子啊。 上周跟我妈视频,她又催我找对象。我说“连个正经窝都没有,谁跟我啊”,我妈叹口气:“别太挑了,先攒钱付个首付,哪怕小点也行。”挂了电话,我翻出手机里存的楼盘广告,以前看都懒得看,现在却对着户型图研究半天——哪个房间能当书房,阳台能不能放下洗衣机,厨房够不够两个人转身。 公司楼下的中介门店,我也开始留意了。有回下班进去问了问,一套六十平的老房子,首付得三十多万,月供四千多。我摸了摸口袋,工作五年攒的那点钱,连零头都不够。中介小哥看出我的窘迫,笑着说:“慢慢来,先定个小目标,比如每月多存两千。” 从那天起,我开始记账。戒掉了每天一杯的奶茶,午饭从外卖换成了带饭,周末不再窝在出租屋刷手机,去做兼职发传单。第一次发传单那天,站在商场门口被太阳晒得头晕,赚了八十块,晚上数数钱,突然觉得这钱比工资来得实在。 有次加班晚了,路过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听见一对小夫妻在商量:“这个月房贷还了,剩下的钱够给娃买罐奶粉不?”男的笑着说:“够,我多加了两个班,还能剩点给你买支口红。”他们的日子明明紧巴巴的,眼里却有光。 我突然明白,幸福不是住多大的房子,而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面装着自己的生活,不用看别人脸色,不用担惊受怕。哪怕房子小,哪怕要还几十年房贷,每天醒来知道“这是我的家”,就比什么都强。 现在我手机里有个相册,专门存那些我能负担得起的小户型图片,每张都标着“首付还差多少”“每月要存多少”。发工资那天,看着银行卡里缓慢增长的数字,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反而觉得踏实——每多一块钱,就离那盏属于自己的灯,近了一步。 三十岁的人生,虽然现在还空空荡荡,但至少有了个念想。就像在黑夜里走路,知道前面有光,走得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一直走,总能走到亮处去。等真有了那套房,我要在阳台上摆个小桌子,下雨的时候坐在那喝茶,看雨打在玻璃上,想想这一路的不容易,大概会笑着流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