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空军为主题的微电影《梦远》发布了 11月11日,空军主题微电影《梦远》发布,新机型亮相,三机同框献礼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人民日报) 刷完《梦远》的片段,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不是一部单纯炫技的“装备宣传片”,更不是刻意煽情的“主旋律模板”。它用机场旁平凡一家人的视角,把飞行员孟翔远从初飞的雀跃、停飞的迷茫到重拾初心的坚守,揉进了76年空军发展的时光里,硬实力与软情感撞得人心里发烫。 别以为新机型亮相只是“秀肌肉”,歼-20“威龙”、攻击-11“玄龙”与歼-16D组成的“黄金三角”,可不是简单同框摆拍。“玄龙08已达6号阵位”的指令背后,是有人机与无人机的智能协同,是电磁压制与隐身突防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这比任何参数罗列都更能说明空军的跨越式发展。而空警-600那折叠的“哪吒翼”、灵巧的Y型尾钩,藏着的是科研人员上千次试验的执着,是“中国心”打破技术封锁的硬气。 现在很多军事题材作品容易走进两个极端:要么堆装备数据堆到冰冷,要么煽情煽到悬浮。《梦远》最难得的是找到了平衡点——它让战机的轰鸣声里,飘着普通人的牵挂;让飞行员的头盔上,映着家人的期盼。更巧的是主演刘卓杰,荧幕上他是守护蓝天的飞行员,荧幕下是资助20余名边疆孩童的公益先锋,这种“戏里戏外皆担当”的契合,让“人民空军为人民”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度。 76年前,我们的空军靠拼凑的战机飞过天安门;如今,“黄金三角”编队划破长空。《梦远》的“梦”,既是飞行员的个人成长梦,也是空军从“国土防空”到“空天一体”的强军梦。这种把个人微光融入时代洪流的叙事,才是主旋律作品该有的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