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的教科书,不介绍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因在于很多人不愿意直面一个事实:全世界真正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只有两个,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和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 想让先进科技大范围落地需要扎实的工业底子,没有强大的产业链,信息化和自动化这些东西,根本没法铺开应用,美国靠几十年的积累完成了这转型,而中国是凭着“世界工厂”的角色一步步把产业链做到了全球最全。 除了产业基础,人口数量和市场规模也很关键,只有用户多,技术创新才有机会摊薄成本,才能形成规模效应,用户不够多,再厉害的技术最后可能也只是小众玩具,美国有两亿多高消费人口,中国有十几亿人,这样的市场足够大,互联网、智能设备、电商、移动支付才有可能普及成日常生活。 美国是科技大公司在前面冲锋,比如微软、谷歌、英特尔带领转型,新技术推广之后美国的标准慢慢变成全球标准,带动全球一起进步,中国更多靠用户需求推动创新,一步步完善服务,让像网购和手机支付这样的东西从小众变成全民刚需,带动基础设施和全行业升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信息化和自动化,在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常态,其他国家有的地方技术很强,但受限于人口或者产业规模,很难像中美这样把整个社会推向新阶段,更多还是在局部领域发力。 这几年已经迈入智能化时代了,人工智能、海量数据、物联网成为新的发展战场,这些新技术对数据量和市场体量要求更高,中美仍然处于领跑位置,因为只有足够的大市场和基础,才能把实验变成现实,人工智能领域比拼的不是单纯的算法,而是数据和落地场景,只有中国和美国玩得起超大规模的应用。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只能在这场浪潮中跟着走,参与部分细分领域,但要承担全方位的引领角色就很难。 你怎么看未来智能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