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

名城探寻 2025-11-26 13:15:21

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笑容,他流着泪吻了吻儿子:儿呀,为了亿万孩子的健康,爸爸只能这么做了!爸爸对不起你! 80、90 后童年记忆里的那颗甜丝丝的糖丸,你还记得吗?没人想到,这颗让孩子主动张嘴的 “宝贝”,背后藏着一位科学家的孤勇 —— 顾方舟 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儿麻痹症在国内肆虐,无数孩子突然高烧、肢体瘫痪,家庭因此坠入绝望深渊。顾方舟作为病毒学专家,望着那些被疾病折损的童年,决心要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研发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路上满是坎坷。彼时国际技术壁垒重重,国内科研几乎从零起步。顾方舟带领团队在实验室日夜攻坚,从病毒培养到疫苗提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当第一支液体疫苗问世,“谁来先试药”成了横亘眼前的难题。看着怀中刚满一岁的儿子,他强忍内心的挣扎——若疫苗有风险,自己的孩子便是第一个“受试者”; 可若无人试药,亿万孩子的健康谁来守护?妻子出差的那几日,他悄悄将疫苗喂给儿子,此后的日夜,他既盼着儿子平安无恙,又盼着疫苗能通过考验,这种撕裂感,让他头发在短期内白了一片。 所幸儿子平安,疫苗安全性初获验证。但新的困境接踵而至:液体疫苗需冷藏、得打针,对于当时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农村来说,推广难如登天。 顾方舟苦思冥想,誓要让疫苗变得“亲民”。无数次试验后,甜丝丝的糖丸疫苗诞生了——孩子们不再抗拒服药,主动张嘴要“糖”,这颗小小糖丸,就此被送往全国每一个角落。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顾方舟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颗糖丸。他走遍偏远村落,亲眼见证一个个孩子吃下糖丸,远离小儿麻痹的威胁。 有人笑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太“轴”,他却道,看着孩子们能跑能跳,便是最大的值得。2019年顾方舟离世时,中国已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他用一生的孤勇,为几代人的童年撑起了健康的蓝天。 这颗糖丸,是科学家以父爱为赌注的担当,是一个时代科研人救国救民的赤诚。在浮躁的当下,顾方舟“一生一事”的坚守,更显珍贵。他用医者仁心和科研匠魂,在医学史上刻下了不朽的印记,也让无数家庭免遭病痛的割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8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