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辣鸡,但要珍惜!

远望金牛 2024-05-08 22:06:12

这两天下跌没啥好说的,前天文章已经说清楚了,可回顾>重要提醒:不要妄想牛市!

虽然我不相信短期内的牛市,但绝不代表我看空市场。相反,我坚信A股和港股的价值。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主要写了两个行业,一个是中概股,另一个是消费(主要是港股消费)。

别的不说,在咱们号里搜「海底捞」三个字,去年底到现在就有4篇文章了。

那么,海底捞今年涨了多少呢?29%。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也许是个例。但问题就是,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初,咱一共写了10家消费公司。文章链接见:

>白酒又跌,还有救吗?

>哎,这回真割了!

而这10家公司今年全部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15%。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部分消费股确实出现了明确的投资价值,而且被市场发现了。

只可惜,我去年底说消费股投资价值时,可是被各种嘲讽、各种喷

原因无他:大家感觉经济不好,自己也在降低消费,通缩的新闻满天飞。消费股更是连跌三年,看不到一点希望。

还是以前面的海底捞为例,从2021年的77块跌到今年初的12块,跌幅高达85%,很多人心态早就跟着股价崩盘了。就这,还看好消费股,岂不是忽悠人嘛。

当然,现在股价涨了,部分朋友可能才会信、才会去看。借此机会,我还想再说几点:

第一,经济和消费好吗?说实话,一般,很一般。

高端消费这块比较差。根据海关数据,海南岛的人均购物金额从2021年的7000~8000元下降到今年的5000~6000元,降幅20%起步。

大众消费相对好一些,但也是明确下降的。

海底捞2020年时的人均消费110元,而2023年人均消费已降到99元,降幅也有10%。

但这并不是真相的全部。

这两年海南的离岛购物人次其实已超过2021年经济最好的时候。

而海底捞从2020年到2023年的翻台率分别为3.5次/天、3.0次/天、2.9次/天和3.8次/天。

海底捞2020年门店数不到1300家,2023年已经超过1300家。

换言之,光顾海底捞的顾客人数其实也没减少,而是增加的。

总体上,消费公司财报呈现出来的真实情况是,全社会的消费数据着实很一般,但同时,消费韧性又很强。

第二,很多朋友总喜欢把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混在一起,但很多时候,宏观和微观并不完全挂钩。

在全社会消费数据一般的情况下,消费公司的业绩如何呢?

反而可能会变好。原因如下:

消费行业里的小企业撑不住倒了;本打算进入消费行业的新资金,不敢进来卷了,干脆存银行了。这些都会使得行业竞争减少,利好已上市的消费股。

而对于已上市的消费股自身,扩张欲望下降,开始精细化经营,从而提高了经营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

同时,扩张减少,钱就剩出来了,现金分红自然会增加,从而增加股东回报。

这不是马后炮,我1月份文章就明确分析过了。

而现实就是,一切都按照咱们当初预测的路径在走。

各种消费股公布出来的利润、现金流和股东回报都是超预期的,甚至是创历史新高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估值足够低。

很多人看空消费的依据是什么?本质上是看着股票下跌,就觉得会一直跌下去。

这种想法不一定错,杀跌有时候就是对的,但你不能把下跌当做下跌的理由

理性的思维方式是抛弃过去所有的股价走势,仅思考当下的投资价值。

事实上,中国消费股的股东回报已经开始超越海外同行,甚至超越了以银行、能源和公用事业为主的高股息板块。这点在港股消费更为明显。

比如港股的食品添加剂板块,在今年集体大涨的前提下,整体10~15倍PE,股息率超过5%。

港股的包装食品板块,整体10~15倍PE,股息率也接近5%。

上面这些公司,等我有空会扒给大家看。

反正我持有的几家全起飞了。原因很简单,我是在10%左右的股息率买入的。而公司资产负债和业绩我都分析过,依然是稳的。

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股息率,单纯是因为市场过于恐慌,硬跌出来的。

就这种情况下悄咪咪积攒筹码,怎么输?你告诉我怎么输?

最后,站在当下,我不相信短期会有什么牛市,所以从9.5成仓降到9成仓。但我真心看好股市,绝不会离场。

就这公司业绩,就这估值,就这股东回报,股价冲高也许会回落,但还能怎么跌嘛?真的很难跌。

也希望大家能珍惜这样的市场。至于股价,就任由他波动去吧。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报下格指2.57,投资机会S-。干货不易,还望大家多点赞

0 阅读:24

远望金牛

简介: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鹏 S08901220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