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孔府、孔林(三孔)

小佑旅游 2024-02-22 23:21:50
孔庙、孔府、孔林(三孔)

以一人之力养一城之气,这就是孔子和曲阜的关系吧。

前段时间回老家,想着在中途找个地方溜达一圈,然后就到了曲阜。就这样,挤进了暑期人头攒动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又称“阙里至圣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后历代增修扩建。它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历朝历代所尊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历代帝王不断为他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现在,曲阜孔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现存建筑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

孔庙与隔壁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并称“三孔”,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在曲阜住的地方就在孔庙边上,于是起了个大早,想早点避开人群进孔庙,结果因为没导航,就绕着孔庙的外围走了一圈,却也有意外的收获。

孔庙四周围以城墙,四角配以角楼,墙外是一排银杏树,到秋天的时候一定很美。走在孔庙的墙外,特别有走在故宫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进入孔庙时更强烈了。

历朝历代对孔子的尊崇、加封,已经使他比肩帝王。也许正因如此,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台湾传统建筑研究者李乾朗在《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一书中,将孔庙的奎文阁放在了“帝王的国度”里。(书中将古建筑分为三个篇章——神灵的殿堂、帝王的国度、众生的居所。)

孔庙早上有开城仪式,晚上有闭城仪式,非常具有仪式感的表演,可惜人太多了,除了吵吵嚷嚷的音乐,啥都感受不到。

孔庙建筑沿中轴线对称,穿过“万仞宫墙”,映入眼帘的就是层层牌坊——“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至圣庙”,一阵阵庄严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万仞宫墙:《论语·子张第十九》:“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棂星门:棂星即灵星,为28星宿之一,被视为天上的文星,棂星门寓意孔子为文星下凡。

孔庙的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大成殿、杏坛等。

奎文阁位于孔庙的中部,大成殿之前,是藏书的一座楼阁。中国古代以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

奎文阁三重飞檐,四层斗拱,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阁的内部有二层阁,中间夹有暗层,结构独特,工艺奇巧。

据说,奎文阁的藏书并非束之高阁,而是开放供士子学生阅读,具有公共图书馆的特性,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典型。

奎文阁之后是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杏坛之后就是大成殿。

在很多文庙见过大成殿,但都没有孔庙的恢弘。大成殿,有浮雕云龙纹的柱子,有乾隆手书的楹联,有“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十方巨匾,殿中央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侍左右。

孔庙的另一特色就是碑林,保存着汉代以来1000多块碑刻,内容既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庙内碑刻上至两汉、下迄民国,真草隶篆,各家书法具备。除汉字外,还有满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是中国大型碑林之一。

孔庙中那几方明朝皇帝御书的碑,在孔子博物馆有拓片陈列,看的更清晰。

孔庙还有鲁壁藏书的那个鲁壁,据说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孝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简册砌于孔子故宅墙壁中。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扩建宫室苑囿,拆毁孔子故宅,始发现这批简册。后人为纪念此事,于孔庙院内另砌一壁,称“鲁壁”并勒石以志。

孔府

孔府在孔庙东侧,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后代居住的府邸,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主体部分在中路。

孔府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进入孔府,就是独立院中的重光门,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

孔林

孔林在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目前还在使用着的家族墓地。据说,只要是族谱上有名、确认是孔子后人的,都可以入葬孔林。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

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芨(子思)墓。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孔子墓的西侧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殁后,其弟子皆结庐守墓,服丧三年,唯子贡思慕情深,三年之后复独居三年始归。

孔林占地近200万平方米,有坟冢10万余座,有神道与城门相连,居然还看到了孔子之外的熟人之墓——孔尚任墓。

孔尚任是清康熙时期的诗人、作曲家,代表作有《桃花扇》,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

孔尚任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墓在孔林东北方向,过一石坊后,路旁立一巨碑,上写“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

0 阅读:5

小佑旅游

简介:旅游有益健康,动起来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