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以及感冒发烧,究竟是个什么事?又该如何面对?

万龙丁镇清 2024-01-20 13:56:50

在中医里,其实不存在发烧这个事情,指的就是发热。在基本概念里,发烧就是体温超过37摄氏度,(正常的人体体温在36-37摄氏度之间)。而中医的发热,指的就是人自我感觉发热,包括了正常体温下的感觉发热(常见于阴虚低热,尤其是老年人的手脚心)。人之所以发热,就是阴阳的失衡,不管是不是发烧,都是不适症状。发热包括了发烧,而二者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人,为什么会发热,本质上就是阴阳的失衡。而在当下,新冠横行,而在冬季,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常发,常见发烧,更有甚者,体温高达39摄氏度,乃至40摄氏度以上。

发热的原因很多,包括外感,内伤,产后,风湿骨病等等诸多病因,本篇文章,我重点讲的就是外感,也就是外感邪气造成的发热。

新冠以及感冒等病的发展变化就是如此,当外邪(风寒暑湿燥火)进入人体,(西医角度来说,细菌真菌病毒等),与人体的正气(俗称抵抗力,免疫力)交锋,就会产生发热,这其实是人体的正常反应。正邪交争的过程,会以一方的失败而告终。正气失败,邪会入里,邪气失败,邪会排出体外,正气会受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病初愈后不能见凉受寒的原因,因为正气尚未恢复应对下次的邪气攻击。

而中医治病,无非就两点,要么扶正,要么祛邪。在正邪交争的时候,如果正虚,则扶正即可。要是邪实,就要祛邪。也就是说,当发烧轻微的时候,正气十足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治疗,而发烧严重,但是正气依旧大于邪气的时候,也不需要。正气虚不虚,从一个人的精气神就知道,像有的人,感冒了还能吃三碗饭,能虚到哪里去?

  人,其实是需要一定培养抵抗力的时候,不能大小毛病都打针吃药,就好比一只部队,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从来没有经历过实战,又怎么抵御强敌?一点点的发烧,说明根本用不着过于保护。

正气的强弱,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说先天,后天,年龄,地域,环境等等。但是总体来说,青壮年大于老人小孩,男性强于女性,做体力劳动的人强于做脑力劳动的人。

发烧也好,发热也罢,治疗上不完全就是要用抗生素和物理方法去降温,比如说,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如果使用寒凉药物或者降温方法去退烧退热,及时降下去依旧会升上来,而风寒感冒用寒,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寒邪,这也就是辨证论治的意义。而今年夏季的热射病,大量输液也有可能导致出现生命危险,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铁烧的通红以后,去淋水降温,铁就会容易一层层的剥落,人也是如此,冰火两重天就容易不堪重负。夏天,因为炎热大量进食冷饮冰啤酒而死的人每年都有几个吧?

医者也好,患者也好,凡事万万不可想当然。不是所有的发烧就要急着去降温的,任何时候,都要找到一个病因,分析出病机,才能达到辨证论治的效果,除此,中医毫无意义可言。

0 阅读:50

万龙丁镇清

简介: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