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会发现: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宛凝评情感 2024-05-17 03:24:52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每个人都需经历从无到有的阶段,无论是身体的成长还是心灵的成熟,都是逐步向成熟迈进。然而,不同的人花费的时间却各不相同。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的人并不一定懂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年纪较小的人就懂得更多,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分界线,大约在三十岁左右。

在三十岁之前,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年轻,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可以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填充新的事物,继续做加法。然而,在三十岁之后,身边的环境和身边人的变化会让你意识到一个事实:之前你认为有意义的事物,已经不再具备以前的意义。

以“社交”为例,有一句话对社交的评价很深刻:年纪越大,越会发现社交的种种不堪。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三十岁前后的心理变化:无论是三十岁之后已经成家立业的人,还是继续单着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在逐渐变淡。原因很简单,因为过了三十岁这道坎之后,多数人会认为自己不能贪玩了,多数人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和家庭上。

这样的变化会出现两种结果:同为成家立业的人,彼此都将重心放在事业和家庭上,彼此之间的社交自然无法像以前一样。而成家立业的人和单着的人之间的社交更是会变淡,单着的人有时间,但成家立业的人已经没有时间玩了,即使聚在一起,谈论的也是家长里短,渐渐地,彼此的关系自然会变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年纪越大,越考验一个人的心态。如果大家都改变了心态,而你仍然停留在三十岁之前贪玩的心态,你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实际上,你并没有被孤立,只是别人都去忙了,而你却太闲了。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会进一步明白:当你的社交逐渐瓦解时,你无需留恋,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培养独处的爱好和生存的技能上,这样你的人生才能继续稳步前行,不去在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感情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感情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种社交。年轻时,我们对感情一无所知,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对感情中的各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就会发现感情也不过如此,甚至会发现许多不堪之处。

这时候,我们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感情没有问题,即使你觉得它不过如此,你也应该耐心地过日子。如果感情出现问题,也应该洒脱一点,能过就过,不能过就分开,不要犹豫,一犹豫就会变得胆小。

年轻时,总是听人说起婚姻最终会走向平淡,我却从未将此当真,自诩为与众不同的我,坚信自己的婚姻会例外,永葆鲜活与激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步入中年的我无奈地目睹了婚姻的平淡如水。

曾有一段时间,我对这平淡的婚姻生活感到索然无味,似乎怎么都无法找回那曾经的热情与新鲜感。日子久了,我甚至开始思考是否就应如此将就。我以为丈夫与我想法相同,未料他竟然开始寻找种种借口来表达对这段婚姻的厌倦,甚至为了与前任重修旧好,企图抛弃我这个原配。他甚至厚颜无耻地说:“我的前女友比你强太多了!”这彻底打破了我对平淡生活的容忍,我选择掩耳盗铃,逃离这段关系,最终走向了离婚。

离婚后,我突然发现,回归单身生活的我,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不知所措。环顾四周,身边的人们都忙碌于自己的生活,曾经的交际圈子仿佛也如那段失败的婚姻一样,支离破碎,我感到了孤独。

然而,在耐心培养独处习惯并寻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之后,我逐渐领悟到:我并非真正孤单,尽管感情和社交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就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的前夫却未能如此幸运。他一心想要与前女友重燃旧情,结果却迅速遭遇了挫折,一切归零,不仅失去了我,还失去了其他人的支持,最终陷入了无法经营自己生活的困境。

我们的人生往往会出现类似的经历。即便是已经成家立业的我们,也需要合理的独处时间。我们需要确保自己始终是自我,活的有意义,而不是总是关注别人为何不来与我们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发现: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尤其当我们步入中年,我们更需要培养高质量的独处能力。当我们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否有人陪伴,我们都能自如地享受生活,让它充满意义。

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来找我分享。

0 阅读:22

宛凝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