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坚持一项爱好很重要

章文一 2024-03-31 06:28:57

生活中,有人爱舞文弄墨、有人爱把玩奇石,有人善弈、有人赏花,有人在体育运动中感受酣畅淋漓,有人在淡淡茶香中谈风论雅。爱好,可怡心养性,让生活多些味道与乐趣。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爱好也会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的追求与品格。

从一个人是否常年坚持运动,能大体推断出其有无较为强健的体魄与持之以恒的毅力;从一个人是否有琴、棋、书、画等爱好,大概能衡量出其有无一定的艺术修养与和睦谦恭的气质。因此,健康、积极的爱好可以增长见识、培养气质,而以之为参照,总能从某种角度判断一个人的审美情趣、荣辱取舍及人生境界的高下。

雕琢一份热爱,不仅是在雕琢自我,更是为自己打造了一扇通往欢乐之门的钥匙。在生活的喧嚣与乏味交织中,爱好犹如一股清泉,为心灵带来宁静与慰藉。它犹如一位知心的朋友,总能在你疲惫、烦躁时,伸出援手,为你带来那份难以言喻的快乐。确实,爱好是生活的调色板,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无尽的惊喜与期待。

特别,爱好是应对无聊的良方。人一生中大部分是无聊的时间,我们要学会对付无聊,在无聊中找到乐趣,让无聊变有聊,爱好在这个时候就起作用了。

比如魔术。一张纸巾塞进手里,握一握,然后放进裤袋里,再拿出手来,吹口气,慢慢打开手,纸巾没了。你伸进我的裤袋一摸,空的!纸巾跑哪里去了?一副普通的扑克,洗几下,然后请你抽一张牌,再随意放回去,我再洗几下后,打开最顶部的一张牌,你取走,一看,正是你抽的那张牌。我报出花色、点数,准确无误。不服?再来一个大型点的,搞张凳子,你坐下,拿块大黑布,往你头上一盖,再一掀开,凳子在,但你不见了!大黑布又一盖,半分钟后,再一掀开,你又出来了!

朋友聚会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等人的时候,很无聊,找个纸巾、橡皮筋变个戏法,打发时间,娱乐别人也娱乐自己,无聊的时间竟变得趣味横生!

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需要一条释放其天生创造力的途径。你不知道你的爱好最终会把你引向何方。”

也就是说,爱好会让你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坚持写作、坚持阅读、坚持练书法,又或者坚持研究一种植物,都有可能让你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现实生活中,真还有不少人在兴趣爱好的牵引下,事业或爱情获得大丰收呢。

早年,杨林是某国营大企业的工会干事,也是一个“花痴”。他工余时间都花在养花上。为养花,杨林戒掉多年的抽烟嗜好,只要在花市寻到稀罕品种,哪怕花一月工资也要 “抢”到手。每逢长假,他都会带上简单的行囊和工具,到深山老林挖树兜子,不辞辛劳地背回来。他家陈设虽简单,但客厅里、阳台上一年四季能见到绿,花团锦簇,赏心悦目。在多次行业乃至全市的职工花卉展上,杨林都获得过名次。

那年单位分房,按资历,杨林完全可以要套位于三四层的三居室,可他却主动提出搬到顶层二居室去。妻子闹,很多人不解,觉得他傻,最后才明白,原来他想有更大的种花空间。

他背土,搬钵子,端水盆,捣鼓花肥,搭架子,一个空中花园建成了。他带人爬楼梯参观,上百盆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独具匠心、构思巧妙的

让人叹为观止。

没曾想,那年公司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职工们纷纷自寻门路。杨林守着偌大的花圃,也在想着以后的生存问题。重新应聘?自己只有中专文凭,又已年届四旬,恐怕是竞争不过才毕业的科班生。还是一个老同事启发他:种花得花,就地生财呀!我给你打下手,你管技术,一个盆景就能弄个千儿八百的。咱卖了种,种了卖,何愁没有生路?

那天,杨林忍痛和同事把十几盆长势旺盛的盆栽植物拿到市场上试水,没想到,不到一个上午,竟然销售一空。好多人连价也不还,问还有没有。看杨林种花很有一套,一家机关后勤科甚至叫他去当专职花匠,开出的工资比在职时多出一倍。可杨林暗忖,当“个体户”更自由。把自己的这个爱好做大做强,实现良性循环,搞不好能发大财。

邀了两名志向相投的同事,杨林在老家搞了个基地,建了大棚,批量种植。在市内最大的花鸟市场上租门面,定期源源不断地把花卉送来。还开展大型会展、酒店庆典、婚礼等场合的花卉出租,上门给顾客做种植诊断等业务。在杨林的经营下,最初的三人小团体,发展成了中等规模的商业公司,其鲜花和衍生产品的年营业额达到五百多万元,利润也成倍翻番。

后来,杨林举家搬迁到深圳。他在市郊租了片场地,继续经营。考虑到深圳居民的购买力更强,更舍得在这方面投资,杨林的花卉和盆景卖价更高。他利用互联网与云南等地的花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各种时令花卉出口到了海外。君子兰等高档植物与荷兰花卉有得一拼。

现在的杨林是地地道道的大老板,拥有多个花卉和盆景栽培基地,手下员工数百人,每年的营业额超亿,利润达到数千万元,他的个人财富也急剧增长,每年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杨林从经商中体悟到,当个人兴趣爱好满足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时,不仅获利丰厚,而且还能成就后半辈子的“美丽人生”。

0 阅读:0

章文一

简介:一个热爱生活的心理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