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外交家蒋廷黻爱上了下属沈维泰的妻子,随后他利用职务之便将下属调去国外。恰巧此时他的夫人唐玉瑞带着患病的儿子去国外求医。他和下属之妻便光明正大地同居,蒋廷黻更是单方面离了婚,但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决定却让他痛苦了18年。 蒋廷黻1895年出生在湖南邵阳的农家,6岁起读私塾。1911年在教会资助下赴美留学,1918年获得欧柏林学院文学士学位,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就在哥大,他遇到了同样留学的唐玉瑞。唐玉瑞是上海人,1914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生,是中国最早一批公费留美的10名女学生之一。 两人都是”中国留美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的活跃分子,唐玉瑞不但欣赏蒋廷黻,还在经济上帮助他。1923年,蒋廷黻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应南开大学邀请回国任教,唐玉瑞也取得学位。两人同船回国,在船上请船长证婚,举行了婚礼。这种浪漫的开始,谁能想到会有那样的结局。 回国后,蒋廷黻创建南开大学历史系,担任首任系主任。唐玉瑞在南开中学教数学和钢琴。婚后两人生下四个孩子:长女智仁、次女寿仁、长男怀仁、次男居仁。1929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亲自邀请蒋廷黻担任清华历史系主任。为了让丈夫专心做学问,唐玉瑞放弃自己的教职,在家照顾四个孩子。 蒋廷黻喜欢打桥牌,常邀请同事朋友来家里打牌。他的下属兼校友沈维泰每次都带着妻子沈恩钦一起来。沈恩钦是上海人,就读于中西女校。她年轻貌美,桥牌打得很好。同桌玩牌,同席饮宴,眉来眼去,日久生情。 据蒋家好友浦薛凤回忆,那段时间唐玉瑞察觉到丈夫的变化,常常背地里伤心落泪。她为家庭牺牲了事业,全心照顾孩子,却换来丈夫的冷落。1935年,蒋廷黻弃学从政,先后担任行政院政务处处长、驻苏联大使。 1944年,蒋廷黻出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就在这个时候,唐玉瑞要带患哮喘病的幼子居仁去美国求医。蒋廷黻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职务之便,将沈维泰、沈恩钦夫妇双双调到”救总”任职,不久又将沈维泰调往国外。 沈维泰在国外听到妻子和上司的风言风语,感到羞愤,干脆和沈恩钦办理了离婚。蒋廷黻和沈恩钦就这样光明正大地生活在一起,在社交场合出双入对。消息传到美国,正在照顾生病儿子的唐玉瑞如遭晴天霹雳。 1948年,蒋廷黻托人劝唐玉瑞离婚,被拒绝。他委托律师在墨西哥法庭单方面办理了离婚手续。同年7月21日,他与沈恩钦在康涅狄格州结婚。根据中华民国的《亲属编》,一夫只能一妻,蒋廷黻作为政界要人,重婚得太过明显。 唐玉瑞不承认这种离婚手续,向纽约法院提起诉讼。但因蒋廷黻具有外交豁免权,法院不予受理。唐玉瑞试图通过各种途径维权,在国内报纸刊登遭遇,但因蒋廷黻人脉广泛而收效甚微。 唐玉瑞找到联合国总部,手举示威抗议牌,标牌上写着:我的丈夫违法重婚。她站在联合国大厦门前,让蒋廷黻的私事暴露在世人面前。1949年3月,唐玉瑞请求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协助解决婚姻纠纷。在全世界政要面前,联合国安理会代表蒋廷黻的私人情事被扒了个底朝天,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 联合国考虑到这是私人家事,没有受理。但唐玉瑞没有放弃。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唐玉瑞执着地出现在蒋廷黻的任何一个会场、演讲台,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只要蒋廷黻参加会议或演讲,唐玉瑞就不请自来,坐在第一排,踊跃交流提问。 蒋廷黻派人先”清场”或好言安抚。他每次都胆战心惊,差人提前确认、提前劝返,但常常仍需尴尬面对。他常冒出辞职的说法,也常精神过度紧张,这些后来都被认为对他的健康产生了影响。 1950年1月16日,蒋廷黻的侄儿蒋济南在《人民日报》发表公开信,指责他”抢了下属之妻,丑名处处闻”。这场婚姻纠纷给蒋廷黻的外交生涯蒙上阴影。 《传记文学》社长刘绍唐评价说:“蒋廷黻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却是一个失败的丈夫,也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失败的关键,就是他比一般男人多了一个女人。而且他在事业巅峰时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至少二十年,一直到死”。 这18年里,蒋廷黻被两个女人的纠纷折磨得心力交瘁。他原本想退休后撰写中国近代外交史,但精神压力让他无法专心,连一本新书都没出版。1965年5月蒋廷黻卸下驻美大使职务,表示要重拾学术工作。可同年10月9日他就在美国病逝,离退休不到五个月,连口述回忆录都没完成。 按照遗嘱,财产一分为二,唐玉瑞和沈恩钦各得一半。在葬礼上,唐玉瑞由两个女儿搀扶,沈恩钦由蒋、唐的幼子居仁搀扶,双双出席。刘绍唐感慨:“如果他没有婚姻上的不幸与困扰,也许还有几个胜仗可打,也许还有几本大书可写,至少还可以多活十年八年”。 1979年11月4日,唐玉瑞病逝于纽约。1982年8月27日,沈恩钦寿终于台北。三个人生前的恩恩怨怨,都已随风而去。 唐玉瑞得到了一半遗产,却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人生。她本是中国最早一批留美女学生,却为家庭放弃事业,到头来换得一场空。这场婚变悲剧,没有赢家。
很多人都为吴石将军的牺牲而惋惜,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他牺牲后仅仅8天,台北马场町
【57评论】【10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