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国军营长史恩华,被日军包围,师长大惊,连忙组织人员营救,谁知营长却说

菲菲的信笺 2025-10-15 16:05:19

1939年,国军营长史恩华,被日军包围,师长大惊,连忙组织人员营救,谁知营长却说:“日军太多,我突围不了,只能以死报国!” 电话里满是枪炮的炸响,师座攥着话筒的手都在抖,指节泛白:“我调三团从侧翼绕过来,你再撑俩钟头!就算只带出几个弟兄,也算赢!”可史恩华的声音太平了:“师座,别费力气了。三团来的路,小鬼子架了重机枪,过来就是送命。我这阵地上,能站着的弟兄,数着都够了,带着伤号跑,五十米都跑不出。” 这会儿的笔架山,早没了山的样子。原本的野草矮树全炸没了,土是焦黑的,踩上去全是碎弹片,硌得脚生疼。史恩华靠在断树干后,左胳膊的绷带浸满了血,黑红一片。脸颊上还挂着道血口子,是刚才炮弹擦过划的,现在还火辣辣地烧。 他带的三营,出发时五百二十一个人,大多是湖南本地的小伙子,有的刚满十八,兜里还揣着娘缝的平安符。打了三天三夜,现在凑到他身边的,只剩三十多个。 史恩华摸出口袋里皱巴巴的纸包,里面是半块干饼,这还是昨天师部空投的物资,大半落进日军阵地,这半块还是通讯员冒枪林弹雨捡的。他把饼掰成小块分给弟兄:“吃点垫肚子,等会儿小鬼子冲上来,得有力气拼。” 十九岁的王二柱接过饼,又揣回怀里:“营长,给伤号吧,我还能扛,拼刺刀我第一个上!”这小伙子左手食指断了一截,是第一天冲锋时炸的,伤口早化脓了,可眼睛亮得吓人。 史恩华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这饼谁吃都一样——他们没打算活着走。笔架山是新墙河的门户,这破了,长沙就没屏障了。小鬼子来的是奈良支队,三千多人,带着坦克飞机,而他们只有五百多人,连门像样的迫击炮都没有,全靠步枪、手榴弹和大刀。 上午日军冲过一次锋,坦克在前头碾,后面跟着端刺刀的步兵,钢盔晃得人眼晕。史恩华喊了声“打”,子弹打在坦克上只叮当响。老兵李老栓突然抱着一捆手榴弹冲过去,钻到坦克底下拉了弦,轰隆一声,坦克停了,人也没回来。 现在阵地前沿,躺满了尸体,有日军的,也有弟兄的。通讯员跑过来递电报:“师座让咱们弃阵往南撤,他在山下接应!”史恩华看了眼,让通讯员念给弟兄们听。念完没人说话,王二柱先开口:“不走!走了小鬼子就冲去家里了!”其他人跟着喊:“拼了!” 史恩华对通讯员说:“回电,三营誓与阵地共存亡,只要还有气,小鬼子别想过笔架山。”说完抄起电台“啪”地摔在地上,零件散了一地——没什么好联络的了。 太阳快落山时,日军发起总攻。飞机扔炸弹,重机枪子弹像雨点扫过来。史恩华抄起卷了刃的大刀,喊了声“上”,三十多个弟兄跟着冲出去。王二柱冲在最前,砍倒一个日军,刚要挥刀,一颗子弹穿了他的胸膛,他倒下去时,怀里还揣着那半块饼。 史恩华杀红了眼,大刀砍不动就用枪托砸。一个日军端刺刀冲过来,他抱住对方咬耳朵,直到对方没了气。可一颗子弹从背后射进来,他踉跄着回头看了眼阵地,重重倒在地上。 后来村民们冒着危险上山,老村长带着人找了一圈,只找到三十多具遗体,有的还保持着拼杀的姿势,有的怀里抱着日军尸体。他们抬下史恩华,发现他怀里有张磨破的照片,是个年轻女人——那是他新婚三天的妻子,上战场前妻子塞给他的,说等他回来。老村长抹着眼泪说:“好好埋了,立块碑,让后人记得他们守了家。” 再后来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将军把日军赶了回去。有人说,没史恩华和三营守的这三天三夜,日军早到长沙城下了。那些没留下名字的年轻士兵,用命给大部队争取了时间,也守住了千万人的家。 多年后有人提笔架山,都说那不是普通的山,是用血肉堆的防线。史恩华说的“以死报国”,不是空话,是他和弟兄们用命兑的承诺——他们本是普通人,可国家难的时候,成了最硬的骨头,最坚的墙。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果峰

果峰

2
2025-10-15 18:18

英烈千秋

猜你喜欢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