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牵手私募巨头:是战力升级,还是资本染指国防? 果不其然! 美国陆军正式宣布

军师 2025-10-22 16:08:37

美军牵手私募巨头:是战力升级,还是资本染指国防? 果不其然! 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了! 10月21日,美国陆军宣布与黑石集团达成合作,共同参与1500亿美元军队改造计划。美军此次与私募巨头合作,标志着美军将通过商业化方式重塑战斗力,从而推动进一步转型! ​早在今年4月,美军就已与凯雷集团成立联合投资基金,专注于军民融合的初创公司。截止目前,今年美国国防科技初创公司融资已达到30亿美元,远超往年。 ​2019年至2023年,至少有50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跳槽至军用私募股权公司,在美形成“旋转门”现象。美军还计划在2028年前部署新型高超音速导弹,这一导弹可能使全球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乍一看,美军这波操作像是“军事创新”的神来之笔——拉上全球顶尖的私募巨头,用商业化的玩法给军队“换血”,听着既时髦又高效。可往深了扒一扒,这背后的猫腻和隐患,比表面的“战力升级”噱头要刺眼得多。 所谓“商业化重塑战斗力”,本质上就是把国防安全这块最该纯粹的领域,塞进了资本逐利的口袋。黑石、凯雷是什么角色?是在全球资本市场里翻云覆雨、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巨鳄。他们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带着“必须赚钱”的紧箍咒。现在美军把1500亿美元的改造计划交到他们手上,难道真指望资本会不计成本地追求“国防最优”?别天真了,资本的逻辑从来都是“收益最大化”。今天能为了利润压缩武器质量标准,明天就能为了回报催促军方加速技术落地,哪怕这些技术还没经过充分验证。当军队的战斗力建设绑上资本的战车,保家卫国的初心,会不会变成资本眼里的“盈利KPI”?这恐怕才是最该打问号的地方。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那道越转越顺畅的“旋转门”。50名前五角大楼官员跳槽到军用私募,这哪里是正常的职业流动?分明是把国防系统的内部信息、决策逻辑,当成了跳槽的“敲门砖”和“投名状”。这些人拿着纳税人供养时掌握的军事机密、项目规划,转身就去帮私募公司对接军方资源、抢占合作先机。一边是曾经的“国防决策者”,一边是如今的“资本操盘手”,中间的灰色地带里,藏着多少利益输送的暗箱操作?普通民众看不到,国会的监督大概率也被层层利益裹挟,最后买单的是美国的国防公信力,受损的却是全球的安全秩序。 还有那组刺眼的数据:今年美国国防科技初创公司融资飙到30亿美元,远超往年。资本突然扎堆涌入这个领域,真的是看好“军事科技进步”?恐怕更多是嗅到了美军“商业化转型”里的暴利空间。以前国防科技研发靠政府拨款,有严格的监管和用途限制;现在拉上私募,资本可以名正言顺地分一杯羹,甚至通过影响技术走向,为自己铺垫未来的武器采购、技术转让订单。说白了,这不是“军民融合”,而是“资本入侵国防”,把本应服务于国家安全的技术创新,变成了资本收割利润的新赛道。 至于2028年前部署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的计划,在这场“资本+军方”的合谋里,更像是一颗点燃全球军备竞赛的火星。美军一边喊着“维护地区稳定”,一边加速部署攻击性武器,现在又拉来资本当“加速器”,无非是想通过技术代差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可他们忘了,武器从来不是安全的保障,而是冲突的导火索。当美军把资本的贪婪和军事的强硬绑在一起,追求所谓的“绝对战力”,只会让更多国家被迫加入军备竞赛,原本就紧张的全球局势,只会朝着更危险的方向滑去。 说到底,美军这波操作,看似是“战力转型”的创新,实则是把国防安全当成了资本逐利的工具,把全球稳定当成了霸权博弈的筹码。那道旋转门转走的是国防底线,涌入的资本裹挟的是战争风险,而最终的代价,恐怕要由整个世界来承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7
军师

军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