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华社刚刚的发稿来看这次中美磋商的成果 10月25号到26号,中美双方在马来

承影简史 2025-10-27 17:51:50

从新华社刚刚的发稿来看这次中美磋商的成果 10月25号到26号,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专门开了经贸磋商,咱们这边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带队,美方也派了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过来,谈完之后双方都确认达成了初步共识,这事儿绝对假不了。 说实话,这成果来得真不容易,之前一个多月中美经贸关系有点波动,全球都盯着,毕竟两国经贸联系太紧密了,真出点岔子谁都不好受。 但咱们中方一直很实在,从今年5月日内瓦会谈之后就照着两国元首的共识踏踏实实落实,就想把这好不容易稳下来的合作关系护住,那些波动根本不是咱们愿意看到的。 这次谈判里,美方说话是挺强硬的,但中方在维护自身利益上也一点不含糊,全程都是平等对话,没谁迁就谁,能谈出共识全靠相互尊重的态度,这一点特别关键。 具体说成果,最实在的就是关税的事儿,双方说好要进一步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这可不是空话。 要知道之前那些关税加在商品上,不管是咱们出口到美国的家电、工业品,还是美国进来的一些产品,价格都得涨,最后要么是企业赚得少了,要么是老百姓买东西贵了。 现在延长暂停期,企业成本能降下来,订单也能更稳,咱们平时买进口商品说不定也能便宜点,对两边普通人和商家都是好事。 还有美国之前对咱们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搞的301措施,这次也谈出了解决的路子,咱们造船业这些年发展多不容易,全球市场份额都靠前了,结果美方搞限制,好多订单都受影响。 现在双方达成共识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等于给咱们造船企业松了绑,以后接国际订单、扩大生产就顺多了,这行业里的工人饭碗也能更稳当。 芬太尼的问题也有进展,不只是关税的事儿,还提到了禁毒合作,芬太尼这东西害人不浅,两国能坐下来一起管,不管对美国还是咱们国内的禁毒工作都是好事,毕竟毒品这玩意儿不分国界,联手打击才管用。 另外农产品贸易和出口管制这些老问题,也都谈出了初步方案,虽然还得走国内批准程序,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说明双方都想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光喊口号。 除了刚谈成的经贸共识,之前科技领域还有个大成果得提一句,就是《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了。 这协定从1979年就有了,是两国建交后最早签的一批政府间协定,每五年续一次,之前两次临时延长,去年12月终于敲定再续五年。 虽说这次续签缩小了合作范围,像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关键技术没包含在内,但气候、海洋、地质这些基础领域还能接着合作,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之前美国有些政客还想让这协定黄了,说三道四的,但1000多名美国科学家都联名写信反对,毕竟科技合作本来就是互利的。 咱们能通过这协定学些先进经验,美国的技术也能有更多应用市场,之前在这协定框架下,两国搞清洁能源合作出了300多项成果,还帮着推进了《巴黎协定》,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能续上,至少说明中美在科技领域没彻底闹僵,还能坐下来搞点务实合作,对稳定两国关系太重要了。 其实不管是经贸还是科技,这些成果都透着一个道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就像咱们副总理何立峰说的,维护经贸关系稳定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国际社会也盼着这样。 这次磋商能谈成,全靠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还有双方团队实实在在的沟通,没有谁居高临下,都是平等协商出来的。 不过有一说一,这些成果还得看后续落实,现在只是达成初步共识,还得走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能不能落地、落地得怎么样,还得盯着美方的动作。 毕竟之前不是没出现过谈好的事儿又变卦的情况,咱们得保持警惕,但也不能因为这就否定现在的成果。能从剑拔弩张谈到达成共识,本身就是进步,至少给两国关系注入了点稳定性。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些成果离生活也不远,关税降了,买东西可能更实惠;企业订单多了,就业机会就更稳;科技领域接着合作,说不定以后在环保、医疗这些方面能有新突破,咱们的生活质量也能跟着提上去。 国际上也能松口气,毕竟中美这两个大国不折腾,全球经济才能更稳当。 总的来说,这次磋商的成果确实硬气,也确实实在,中方在谈判桌上那可是寸步不让,该争取的利益一点没含糊,同时也没关上合作的大门,这态度特别对。 接下来就看美方能不能真的相向而行,别再搞出些幺蛾子,只要两边都守信用、办实事,以后肯定能谈出更多好处,这不仅是两国的福气,也是全世界的福气。 参考资料: 中国网《新华时评|相向而行,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稳定性》 人民网《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