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一拍脑门! 特朗普下令美国航母改回去 “愚蠢、荒唐”   10月28日,美国

波览历史 2025-10-30 09:57:22

川普一拍脑门! 特朗普下令美国航母改回去 “愚蠢、荒唐”   10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横须贺基地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上宣布,将签署行政令要求未来美国航母弃用电磁弹射器,重新启用蒸汽弹射器。   这番决定刚公布,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迪就在次日的闭门会议上拍了桌子,直言这是“自废武功”,国际舆论更是用“愚蠢”“荒唐”这类尖锐词汇评价这一决策。   特朗普敢无视军方反对硬推复古政策,根源不在技术判断,而在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蒸汽弹射器的核心专利掌握在通用动力公司手中,这家企业在2024年特朗普竞选期间捐出了280万美元政治献金。   决策宣布当天,通用动力股价就涨了17%,资本的反应比任何技术报告都直白。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资本绑架技术”的戏码在美国军工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   2016年特朗普叫停“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建造,让濒临亏损的通用电气起死回生;2019年搁置“星际客机”项目,又帮相关承包商保住了百亿订单。   一次次利益交换下来,美国军事技术迭代逐渐偏离了“战力优先”的轨道,变成了资本的提款机。   单看技术本身,蒸汽弹射器早该走进博物馆。这种上世纪60年代“企业”号航母就用的老技术,原理其实就是烧锅炉产蒸汽推动活塞,每次起飞要烧掉上千升淡水,是电磁弹射器消耗量的四倍。   更关键的是它无法适配现代战场需求,美国最新服役的“肯尼迪”号虽然装了电磁弹射器,却因选了复杂的中压交流技术频繁出故障,但这并非技术本身不行,而是美国走了弯路。   中国福建舰选了更简洁高效的中压直流技术,从2018年试验舰下水到2024年列装,只用6年就完成了美国20年没搞定的事。   2025年9月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福建舰已经能稳定弹射歼-35隐身战机、歼-15T重型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这是美国“福特”级至今没实现的目标。   同样是搞弹射技术,中美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美国是军工企业主导研发,哪家企业游说能力强、献金多,技术路线就偏向哪家。   电磁弹射前期被通用原子垄断,后期通用动力为了抢市场,就通过政治运作贬低对手。   中国则是国家主导的集中攻关,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形成合力,目标就是突破技术瓶颈,不搞内部消耗。   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成本和效率上,美国一套电磁弹射器的成本能买中国三套,而中国的研发速度却是美国的三倍多。   网友调侃“美国靠资本选技术,中国靠实力选技术”,这话虽直白却点透了核心。   特朗普的决策还戳破了美国盟友体系的假象。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太的核心盟友,为了配合美国战略,忙着把“出云”号改装成航母。   但就在特朗普宣布回归蒸汽弹射后,日本转头就在2025年7月宣布采购英国的混合动力弹射系统,根本没考虑美国技术。   这背后不只是规避技术缺陷那么简单,军事专家曹卫东就分析过,日本改装航母是想发展进攻性力量,摆脱对美国的技术依赖。   如今美国自己放弃技术优势,日本自然要抓紧机会另寻出路。   菲律宾的选择更能说明问题。这个长期依赖美国军售的国家,2025年9月公开宣布放弃美国“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转而采购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配套装备。   菲律宾防长洛伦扎纳说得实在,他们要的是能随时用的可靠装备,不是靠政治口号撑着的“半成品”。   此外,中国船舶集团在10月27日宣布向伊朗出口蒸汽弹射技术,合同金额19亿美元,而这套技术的原型正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淘汰的老古董。   美国弃之如敝履的技术,如今成了中国拓展国际市场的筹码,这反差足以说明决策的短视。   美国历史上其实有过类似的教训。19世纪80年代,美国铁路公司因为各自的利益坚持不同轨距,导致全国铁路网无法贯通,货物转运要反复装卸,效率极低。直到几十年后国家强制统一标准,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美国航母的弹射器之争,和当年的轨距之争如出一辙,都是利益凌驾于效率和发展之上。当年的铁路问题只是影响经济,现在的弹射器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军事霸权,代价只会更大。   特朗普的行政令能不能落地还不好说,毕竟美国海军和军工创新企业的反对声浪越来越大。   但这件事暴露的问题已经无法掩盖:当军事决策沦为资本博弈的工具,当技术路线被政治算计绑架,再强大的霸权也会慢慢失去根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2025-10-29 09:14·《环球时报》官方账号 “愚蠢、荒唐”,特朗普下令美国航母改回去

0 阅读:35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