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道理的话: “退休后,不跟身边人说这7话,晚年幸福。不说自己的家事;不跟身边人说熟人的坏话;不跟身边人说自己过去的辉煌,说些抬高自己的话;不随意承诺身边人的要求,说些做不到的大话;不跟身边人说道德绑架的话,站在制高点指责别人;自己帮不上的忙,不追在别人身后询问,假装不知道也是一种善良;不打听身边人的家庭财务,不问存款多少、退休金多少。” 退休第三个月,我就差点惹上了大麻烦。 那天在社区公园,我偶遇了以前的同事老张。阳光正好,我们坐在长椅上闲聊。他问起我儿子最近怎么样,我一开口就收不住了,从儿子的工作压力,说到儿媳的生活习惯,再到小两口的育儿分歧。老张频频点头,不时插几句看似关心的话。 三天后,儿子打来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沮丧:“爸,您能不能别再跟外人说我们家的事了?您说的那些话传到小敏耳朵里了,她哭了一晚上。” 我握着电话的手在发抖。这才想起,老张的侄女正巧和我儿媳在一个瑜伽班。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退休不是换了个地方聊天,而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决定去老年大学报个书法班,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去处,也避免整天在小区里闲逛说错话。 班里有个姓赵的老哥,特别爱说闲话。那天他凑过来:“听说你以前在税务局工作?现在的年轻人办事真是不靠谱,我上次遇到个工作人员,态度那叫一个差……” 我笑了笑,继续练我的字。想起退休前一个老领导叮嘱过:“别说熟人的坏话,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 果然,下周再来时,听说赵老哥跟人议论老师教学水平的话传到了老师耳朵里,闹得很不愉快。 书法班有个老王,特别喜欢讲自己过去的“辉煌事迹”。每次他开头说“我当年……”,大家就心照不宣地交换眼神。 “我当车间主任那会儿,管着好几百号人……” “那年要不是我力挽狂澜,厂子早就倒闭了……” 起初还有人附和,后来大家见他就躲。有一次我听见两个年轻学员议论:“那么厉害的人物,怎么还跟我们一样来上免费书法班?” 我暗暗告诫自己:真正的实力不需要靠嘴巴证明。越是拼命炫耀过去的人,越暴露了现在的失落。 最让我警醒的是老李的事。 老李热心肠,有求必应。邻居让他帮忙看宠物,他答应;朋友让他帮忙接孙子,他也答应。结果同时段答应了三件事,最后全都耽误了。 “我以为都能安排好……”他懊恼地说。 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想起自己也曾犯过类似的错。现在学会了说:“这事我得看看能不能办到,明天给您回话。” 给自己留一个缓冲的余地,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社区里组织重阳节活动,我负责通知几位独居老人。九十多岁的刘奶奶说什么都不愿意参加。 几个老邻居轮番劝说:“大家都是为了您好”、“要合群”、“别让儿女担心”…… 我站在门口,突然想起母亲在世时说过的话:“年纪越大,越讨厌被人安排。” 我对刘奶奶说:“您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她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有了光:“谢谢你懂我。” 那一刻我明白了:道德绑架的话说不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尊重自己。 楼上老陈的孙子找工作不顺,全家愁云惨淡。 我明明有几个人脉关系,却选择了沉默。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深知自己的能力边界,那些关系多年不来往,贸然开口反而误事。 老伴说我太冷漠,我摇摇头:“帮不上的忙,别追着问。假装不知道,也是一种善良。” 过了两周,听说那孩子自己考上了事业单位。幸好当初没有贸然插手,否则既帮不上忙,还让老陈家更难堪。 最让我痛心的是小区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借钱风波”。 两个退休老友,因为一方不断追问另一方的存款数目,最后不欢而散。被问烦了的那位直接怼回去:“我存多少钱,关你什么事?” 从此小区里见面都绕着走。 财务这事,就像每个人的体重,自己愿意说是一回事,被别人追着问是另一回事。 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说话是本能,闭嘴是修养。而退休之后,这份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菜根谭》有云:“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 守口如瓶,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老子说:“光而不耀,静水深流。” 不夸耀过去辉煌。退休后,那些仍沉浸在昔日荣光中的人,往往最难以适应现在的平凡生活。 孔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轻易许诺却无力兑现,只会损耗信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老的智慧对应第五条:不用道德绑架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最终只会让自己失去人心。 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启迪我们:帮不上的忙,不追着问。有时候,不过度关心反而是一种体贴,不随意介入反而是一种善良。 言语如风,出口难收。退休后的安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在这人生的金秋时节,学会适时沉默,比能言善辩更显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