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龙头的一些不寻常:现金流下降43%,行政人员减少23%

百酒研究站 2024-04-02 21:35:15

近日,青岛啤酒(600600)披露了2023年报,2023年是青岛啤酒品牌创立120周年,它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从2017年起,青岛啤酒归母净利润一直保持2位数的增速,是公认的白马股。这样的趋势还能持续多久?仔细研读青岛啤酒2023年报可以发现,已经有一些不寻常的信号,包括现金流的大幅下降、企业员工数量下降等。

全年量减价增,第四季度不太好看

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拥有的“青岛啤酒、崂山啤酒、汉斯啤酒”等品牌,青岛啤酒产品主要面对中高端,以崂山啤酒为代表的其他品牌产品主推大众消费市场。

2023年,国内啤酒市场呈现消费波动较大的状况,啤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产量3555.5万千升,同比增长0.3%。

行业虽是稳定的,但作为啤酒龙头,去年,青岛啤酒的生产量为741万千升,比上年减少5.24%,但公司销量的下滑幅度并没这么大,公司实现产品销量 800.7万千升,较2022年的807.2万千升下降0.8%,结束了2021年和2022年销量小幅增长的势头。销量高于产量,公司库存量有所下降。

虽然销量下降了,但收入却有所上升。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9.4亿元,同比增长 5.5%;其中,大本营山东地区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7.03%,华南地区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6.53%,华北地区微幅增长1.51%,而华东地区、东南地区、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区则是负增长。这显示,公司对山东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

销量下降,收入却上升,这其中的手段是提价。按照券商研究员的分析,从出厂均价来看,2023年公司总体出厂均价为4.17元/升,同比上升6.4%,青岛品牌均价5.10元/升,同比上升5.8%,崂山品牌均价2.94元/升,同比上升4.0%。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啤酒出厂均价为4.15元/升,同比提升7.5%。

利润方面,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 42.7 亿元,同比增长 15%,归母净利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态势。

每年第四季度为啤酒消费淡季,去年第四季度,“青岛啤酒三厂小便事件”让公司卷入舆论漩涡。2023年第四季度,在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5.60%达12.25亿元的情况下,公司营收却同比下降3.37%,据分析师测算,公司第四季度实现销量71.30万千升,同比下滑10.09%。归母净利润的亏损幅度也加大了,由上年第四季度亏损5.56亿元变成了亏损6.40亿元,而经营性现金流更是显著不如上年同期。

“四季度亏损增多,主要系销量下滑规模效应弱化及四季度企业年金提高成本。”券商分析师点评称。

现金流去哪了?行政人员去哪了?

事实上,不仅是第四季度现金流显著差于上年,青岛啤酒全年的现金流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亿元,较上年的48.8亿元同比减少 43.07%。为什么现金流减少了?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公司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宣传,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加所致。

据年报披露,公司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达44.5亿元,而2022年度为30.8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5%,其中,营销推广费用同比增长49%,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增长58%。如下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青岛啤酒的员工人数在下降。对比2022年末和2023年末员工数量的情况,可以发现,公司生产、销售、行政人员均有所减少,而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则有所增加。总的来看,2022年末,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 是31707人,到了2023年末,则为30687人,也就是员工减少了上千人,比例为3.2%。

公司2022年末行政人员数量是4,698人、2023年末是3,602人,减员23%,行政人员大幅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但营收却同比下降、季度亏损加大是什么原因?对此,百酒研究局致函青岛啤酒,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END)

0 阅读:116

百酒研究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