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使用“人脸识别”,你的信息正被“滥用”?

早起看天 2024-03-10 12:11:59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戴斌提交了一份《关于限制旅游场景过度使用“人脸识别”的提案》。

2022年颁布的《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

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接待境外旅客住宿,还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送住宿登记表”。其中,并未对“刷脸”作出明确规定。

在戴斌看来,依据“法无授权不可行”的原则,旅馆酒店等场所不应再要求旅游者履行“刷脸”义务,也不能要求旅游住宿机构履行查验身份证件之外履行生物信息和涉及旅游者隐私数据的采集义务。

对此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支持的理由:

一,刷脸可以有效预防犯罪,保护大家的安全

刷脸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于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上,可以帮助公安机关迅速找到犯罪嫌疑人,可以有效的抑制犯罪发生的概率。

这些年借助刷脸技术抓捕的犯罪分子有许多,可以说现在的刷了技术已经成为了抓坏人的有效手段。

二,刷脸技术代表着科技进步,有些场合可以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刷脸”时代,以前是一部手机走天下,为了真的有可能实现“靠脸”走天下。

刷脸支付技术曾是令许多国人骄傲的智能技术。一些国外留学回来的留学生因为不熟悉国内智能科技的应用,被调侃“留学三年,已经落伍,跟不上科技的脚步”。

反对的理由:

一,刷脸技术频繁应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智能时代,各种公众智能设备对个人的信息采集,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各种个人信息被频繁采集。

大数据时代普通个人几乎没有隐私可言,最简单例子就是一旦你关注某类信息,大数据就可以分析出你个人喜欢,从而给你推送各种相关的信息。

有人预言,未来人工自能可能比你和你的父母更了解你自己。这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被采集的个人信息有的被用作商业用途,有的甚至被用作犯罪。

特别是AI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人利用人脸识别系统采集的信息去做违法的交易。

现在普遍使用的AI换脸技术有的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让许多担心,未来活跃在智能设备上的自己,还是真实的自己吗?

二,刷脸技术并不是完全可靠,有时候也会犯错

刷脸技术是大大方便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有时候也会给大家带来无尽烦恼。网络曾爆料过不止一例因为刷脸失败导致自己被拒之门外的案例。

是技术就可能存在瑕疵,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技术,有些领域并不适合刷脸技术,因为一旦失误造成的后果远远比带来的方便更严重。

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刷脸支付技术也不是百分百的安全,曾有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刷脸支付的技术漏洞和应用场景实施犯罪活动。

人脸识别涉及对个人重要的生物学数据的收集,这些被采集的个人生物学数据通过后期的加工处理,可以应用到普通人意想不到的场景。

“有图未必有真相”,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今年1月底,明星泰勒·斯威夫特(中文绰号“霉霉”)大量虚假“不雅照片”在社交平台上传播。此事震动美国白宫,并掀起一波关于人工智能的担忧。

与以往不雅照的出处不同,泰勒的照片并非是由狗仔偷拍或从个人电脑泄露,而是使用了AI技术生成。

AI“深度伪造”技术已经在海内外引发担忧,,“深度伪造”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诈骗、色情等非法场景。

刷脸技术,应该如何合理的使用是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0 阅读:13

早起看天

简介:一个天天做梦的人,希望每天过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