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没讲的“田忌赛马”后续,胜的愚蠢,他几年后自食恶果!

周亦见 2024-05-14 20:00:08

这一篇,继续精讲《资治通鉴》。

读书的时候,看到“田忌赛马”非常敬佩,觉得这计谋实在是牛。

但步入社会,特别是工作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个蠢招。

赢了一时,却输了未来。

为何?

看完田忌赛马的后续,你就明白了。

01

《资治通鉴》故事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齐国宰相邹忌,他非常嫉妒田忌所取得的卓越战功。

于是,他派人拿着十金去了市集,找算命先生来卜卦。

见了算命先生,那人也不遮掩,直接报了“家门”。

“我代表田忌将军的人来问卦,田将军三次出征都大获全胜,现在是时候考虑更进一步的大事了吗?”

然后毫无意外,话问完没多久,这人就被抓了。

邹忌立即将此事报告给齐威王,齐威王震怒,要求田忌给个解释。

田忌难以自证清白,也怕死,担心一进宫就被咔嚓,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领亲兵攻打国都临淄,企图捉拿邹忌。

结果,墙门都没摸到,田忌都败了。

无奈,田忌逃往了楚国。

02

解析

一代名将,最后却落得出奔他国的下场。

实在是可悲!

不过,事情真的只有邹忌陷害这么简单吗?

当时齐国的朝堂上,两个人物风头最盛。

一位是身居相位的邹忌,另一位,则是出身世家的大将军田忌。

一山不容二虎,两人矛盾很大,关系一点也不融洽。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邹忌向齐王献计的事上。

邹忌建议齐王,派田忌伐魏。

邹忌的想法很简单,如果田忌赢了,那是邹忌的谋略之功;如果输了,田忌的地位则不会提高。

这一计策,可谓是一箭双雕。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邹忌的预料。

田忌不仅打赢了战争,还赢得了民心。

这让邹忌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他开始了策划。

邹忌派人持金问卦,散布谣言说田忌有意谋反。

这一招相当狠辣。

无论田忌是否有谋反之心,这样的谣言一旦传开,他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果然,齐王听信了谣言,开始对田忌产生猜忌。

田忌的反应呢?

他无奈了。

因为想来想去,他也没法证明持金问卦的不是他的兵。

于是,田忌心理不平衡了。

我忙着在外打仗,你却天天在背后阴我?!

愤怒之下,田忌出手了,直接带亲兵攻打临淄,要求齐王交出邹忌对质。

但这样的举动,反而更加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

最终,出师不利,田忌无奈出奔楚国。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田忌被陷害事件。

先说个背景知识。

《战国策》第八卷记载了一段故事。

当时,孙膑一直都在田忌身边,在被陷害前,孙膑曾问他:

“将军是否愿意成就一番伟业?”

田忌很疑惑。

孙膑为他指点迷津:“将军,你可以在不卸甲的情况下返回齐国,安排那些稍显疲惫的老兵镇守任地的关键通道。”

“那通道狭窄到两车并驾齐驱几乎会相撞。若派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把守,他们必能以少胜多,以一敌十,以十挡百,甚至以百抗千。”

“接下来,我们依傍泰山,左跨济水,右越高唐,把军队的重要物资运送到高宛。随后,派出轻便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直逼雍门。”

“此计若成,齐王将受将军你掌控,而邹忌必定会选择逃离。否则,将军你恐怕再难回到齐国了。”

遗憾的是,田忌并未采纳这一建议。

其实,当时的田忌,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齐王对其很是忌惮。

当然,之前也有铺垫。

他在赛马比赛中公然赢了齐王,让齐王颜面扫地。

另外,从田忌的出身和军功来看,他作为世家大族出身的大将军,本就有着极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加上他的军功卓著,使得他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当然,这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所以,田忌被陷害并非偶然,而是君臣之间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持金卜卦是假的,陷害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证明就是齐王对邹忌的态度。

后来,齐威王离世,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也就是齐宣王。

齐宣王登基不久后,便依照古时的礼制,将田忌召回国内。

古代有个传统,子不言父过。

齐宣王如果不是知道田忌是冤枉的,也不太可能去推翻他父亲的决定,把田忌请回来。

说到这,还有件事挺有意思,田忌虽然回国了,齐国的君主也换了,但朝廷中的重臣还是没变,邹忌依然稳坐相位。

所以,在齐宣王看来,邹忌在处理田忌的事情上,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

现在你明白了,打压田忌,是齐威王和邹忌的共同利益。

很有可能,邹忌是受了齐威王的指示。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周亦见圈子”,送你一本价值500元的《资治通鉴解密》

0 阅读:65

周亦见

简介:一个喜欢专注分享历史故事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