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月表元素图,航天员能量早餐一同见证!

行冭空 2023-11-28 15:58:45

再次证实咱们的科技实力!

最近,知名杂志《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上面明确提到,以中国嫦娥五号等相关项目的成果为基础,成功绘制了高精度的月球表面化学成分分布图。

此项研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有人不解地问询,既然美国阿波罗计划拥有多达数吨的月球样本,为何在此类研究中未能取得显著成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嫦娥五号的发现成果以及美国阿波罗计划的一些情况来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嫦娥五号项目的重要成果。作为中国首次实现无人月球采样并返回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成功采集了约1.731千克的月壤和月岩样品,这些样品包括在深度达1米的月球表层下挖掘得到的样本。

虽然与美国阿波罗计划12位宇航员6次成功登月、带回共计381千克的月球样本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但同样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登月行动中的成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有限。阿波罗任务揭示了月球的年龄、成分、演化历史等重要信息,对于深入理解月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间,也曾向中国赠送了0.5克月球样本,我国的欧阳自远团队通过对这种珍贵的样本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月球岩石为阿波罗17号飞船所采集,并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

那么,这次嫦娥五号研究的突破究竟来自何处呢?答案在于“中外”携手合作。

研究团队在参考了中国嫦娥五号、美国阿波罗和苏联Luna样品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成功构建了涵盖铁、钛、硅等元素的高精度月球表面化学成分分布图,全面展示了月球表层的化学特性,为研究月球火山活动和热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这无疑是中国在新一轮联合研究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对月球表面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不仅精辟地记录了月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同时对于揭示其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学特性至关重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中国的这一重大突破在美国未曾单独呈现,但样本的获取和分析工作均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对全球探月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前,中国已明确表示,美国阿波罗计划以及苏联Luna的月球样本仅揭示了距今30亿年内的月球演化状况,未能反映月球后期活动的现象。

而中国嫦娥五号项目则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并获取了覆盖南纬65°至北纬65°、精确度高达每像素59米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月球表面化学成分分布图。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根据相关元素的含量,标定出诸多重要讯息,如月球晚期岩浆活动及演化历史,并就此标定出了月海玄武岩单元,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早在神十六发射前夕,我国就公布了载人登月计划,预计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而嫦娥五号取得的重大发现,不仅令人兴奋,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也就是说,按照预定计划我国将会在数年内完成新一代飞船的设计和研究以及相关运行,或许当咱们的“神舟系列”任务进行到二十多三十号的时候,我国首个登月航天员或将诞生。

我们都知道神舟系列发射前,都会提前发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运输补给品。那么,在登月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呢?

除却常见的一些物资储备外,最重要的莫过于航天员能量餐了。

航天员能量餐,又称为太空方便餐、太空能量早餐等,是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专用的食品,早在几年前就被纳入了精准营养类食品。

需要说明的是,航天员能量早餐和普通的压缩饼干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基于航天员在特定情况下所食用的一种具有能量密度高、吸收快、体积小、原料多样化、提高机体耐力、抗疲劳、携带方便的特殊食品,执行我国军用标准的《航天食品卫生要求》指标,高于我国《军用食品》标准,更高于我国《食品质量通则》标准。是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专用的食品,是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专利技术。

如今,我国航天科技日新月异,已逐渐成为航天大国和强国,未来取得的成绩或更加瞩目,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航天发展祝福!

如果喜欢文章,请【点赞关注】作者,然后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阅读。

1 阅读:38

行冭空

简介: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