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落地了,中俄先签订单,美媒酸溜溜:俄罗斯从大哥变中国小弟

司空知山海 2024-05-20 06:00:3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5月16日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访华行程,中国是普京新任期外访的“第一站”,颇受各国关注。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俄罗斯选举结束后,克里姆林宫就放出消息,表示中国很有可能是俄罗斯总统外访的首选,这得益于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国外紧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普京访华时俄罗斯仍处于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之下,当前战事延宕和平尚无希望。

美国十分担忧中国会为俄方提供所需要的东西,为此从4月份开始就对我们多次发出警告“不要援俄”;

甚至放出狠话到不得已时候考虑将中国部分银行移出国际Swift体系,把中国实体列入制裁名单等等。

所以普京的这趟访问,注定是不寻常的。

普京外访,俄罗斯先表合作诚意

中国对俄罗斯的需求,绝大多数集中在能源领域,而中国能源最大的两个缺口又是石油和天然气。

在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 3720 亿立方米,产量却只有2075亿立方米,意味着45%的天然气都需要向国外进口。

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远高于产量,缺口到2030年可能达到6000亿立方米。

且我国进口的大部分都是昂贵的海运液化天然气,如果不解决会是一大负担。

基于之前石油问题,中俄已经签署多份协议,俄罗斯帮中国大量补充了石油来源,现在天然气问题,俄罗斯也有诚意帮中国解决。

15日在普京专机到达前一天,俄罗斯国有企业宣布和中国海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达成新合作。

在苏维埃湾建立为中国专门输送液化天然气的港口,预计整个项目耗资3000亿卢布,在完成后每年至少能对中国输送上千吨的液化天然气。

上周早些时候,俄罗斯宣布准备途径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修建第三条大型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已经基本敲定。

再加上俄罗斯对中国正在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两条输气管道完工后,能为中国每年新增850亿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

以至于美媒形容,俄乌冲突的发生促进莫斯科“一劳永逸地帮助中国解决了天然气危机”,这次访华预计会有多项资源协议达成。

普京的到访是给中国的一个机会,也是给俄罗斯的一个机会。

在天然气问题上俄方的诚意已经十足,还没落地先签订单,显示两国关系之近。

考虑到之前供应我国天然气和石油进口国家中,澳大利亚和美国占有很大比重;

随着时代变化这两个国家已经越来越敌视中国,能源安全当然不能交到他们的手里。

俄塔斯社、俄新社媒体在普京访华前报道称:

这次普京预计在北京会和中国签署至少11份合作协议,代表团和中国企业要签署“更多协议”,都凸显了中俄合作正在走向无比深化的地步。

中俄当前已经是最高等级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但合作显然不会只到这一步,在此基础上还有更上一层楼的空间。

美媒借机挑拨:中俄地位彻底变了

当然对于普京访华达成的合作,和中俄近年来关系不断靠近的现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可是看不下去了,试图挑拨拆散中俄合作关系。

在美媒和部分欧洲媒体的描述中,称俄政府由半个世纪前地球的“一极”,到现在沦落为中国的“跟班”,令人唏嘘感慨。

类似的描述从俄乌冲突后到现在屡见不鲜,但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并未有影响,只是他们在自娱自乐。

美媒在普京访华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

俄罗斯过去“看不上”中国,明明中俄一个对能源有巨大缺口和进口需求,一个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能源出口国,中俄在建交后也就修建了一条大型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项目),还是在21世纪之后修的。

但从俄乌冲突普京“吃力”之后,多次向中国以项目回馈换取合作机会,他们被西方排斥之后走投无路,只能找上中国。

彭博社报道还贴出了各种数据佐证这个观点。

比如2021年中俄贸易额只有1468亿美元,到了2023年已经突破2400亿美元,增长突破40%。

且去年俄罗斯的外贸结构很“极端”:对中国贸易额占对亚洲贸易额的78%,占总贸易额的33%。

他们认为俄罗斯失去中国几乎“活不下去”,而在中国外贸比重中俄罗斯所占地位很低,所以普京去中国是一种“乞讨旅程”。

首先来说,美媒列举的部分数据确实能反应出中俄在俄乌冲突后外贸发展迅速,各方面合作深化,但用作结论是“俄罗斯沦为中国小弟”非常有偏见。

实际上自从欧洲和美国将俄罗斯踢出局之后,俄方也只有选择其他贸易国家了,这是一种求生存的本能,俄方不可能坐以待毙。

俄罗斯列举的“友好国家名单”中,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增长很正常。

再加上俄罗斯需求的很多东西,比如工业设备、中低端芯片产品、机械产品和光学仪器中只有中国能全面提供,俄罗斯靠向中国是必然。

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一种错误的霸权思维:两国交往强悍的一方必须是“大哥”,而落后的只能充当“小弟”。

普京的这次访华,带来的更多是“中俄互信”模式的长远发展。

就在他到来前几天,美国刚对中国大征关税,涉及180亿美元的商品,且电动汽车进口加税甚至到了100%的程度,可以说几乎已经关闭市场了。

面对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如何能做到与美国互信?

正如俄学者所说:两国如果关系互相靠近,只能证明他们有关系靠近的基础条件,其他的一切只是臆想的东西。

还有一个关键的倾向是:

美媒将中国和俄罗斯塑造为“大哥”和“小弟”的角色,又将俄方经济屹立不倒,俄乌战场面对北约军援仍然能取得优势的现状,刻意引导为“俄罗斯的背后有大国支持”。

暗示中国在背后支持俄罗斯打这场仗,所以俄罗斯才能一直撑到现在的地步。

对此中国外交部早已辟谣:

纯粹是西方泼脏水的行动。

拜登曾在2022年3月自信地表示:

只要西方出手联合制裁,保证让俄罗斯卢布“沦为瓦砾”。

结果却是两年多时间过去,战争仍未结束,西方为了援助气喘吁吁,美国的盟友日、韩、欧洲货币一路贬值,俄罗斯却安然无恙。

美国政府自然是要寻找一个借口为他们自己的无能开脱的,所以所谓的“俄罗斯沦为中国的跟班”说法越来越流行。

参考资料

《北京谈判发出信号:遏制中俄走近的企图已经失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计划建新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中国能源报

《俄罗斯专家:普京总统访华巩固俄中友谊深化互利合作》光明网

0 阅读:2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