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载加价诱导,三亚网约车陷入舆论漩涡,官方通报5起典型案例

司机老李 2024-02-07 14:32:26

一到过年期间,网约车司机就会用各种办法最后赚一笔。经常能看到网友对网约车的吐槽,拒载、临时加价、诱导购物等等行为。在旅游城市这点尤为常见,毕竟外地人不识路,司机绕路也会轻松一些。

近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通报5起以各种理由搭载、诱导购买小香炉、上车后临时加价等出租车、网约车典型违法违规案例。

从通报的情况来看,拒载是最为常见的违规行为。司机的理由五花八门,像什么接人、交班、车子没电了等等。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乘客下了特惠订单,司机觉得路程太不划算,于是选择拒载,让乘客自己取消订单,避免平台给自己账号扣分或者封禁。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司机因为诱导乘客购物而被通报的。乘客在乘车前往南山文化旅游区过程中,驾驶员使用诱导性语言误导乘客到景区外销售小香炉的店铺消费5995元。经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调取录音核实,该网约车驾驶员在承运过程中诱导消费成立。

在车上说了几句话就让乘客花了6000元,司机应该去做一名销售,而不是做一名网约车司机。这笔订单完成后,司机少说也得从中间抽200-300元。可能骗人去购物才是主业,接网约车订单是副业吧。

对于这些现象,官方惩罚力度非常大。以上违规行为损害市民游客合法权益,破坏行业形象,各巡游出租车公司已与所属违规驾驶员解除劳动合同,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已对违规驾驶员账号封禁3个月。

这次惩罚颇有点杀鸡儆猴的味道,作为旅游热门城市,三亚在国内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然而旅游景区宰客,出行被司机套路的新闻屡见不鲜,对三亚的形象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甚至近几年,三亚的人气快被重庆、成都这类城市超过了。

不光是当地政府部门头大,出行平台也头疼。滴滴、高德、一喂顺风车等出行平台都在想方设法提醒司机,少做一些拒载、加价的事情。要补贴可以商量,一直被查,平台在当地的执照都要没有了。

三亚市交通局发出了倡议书,当前,三亚市正值旅游旺季,市民游客出行需求旺盛,各驾驶员和相关企业要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展现优质服务形象,以城市主人翁姿态服务好八方来客。

希望在严格监管之下,三亚的网约车出行业务也能恢复正常的形态吧。

2 阅读:201

司机老李

简介:五年网约车司机,和你分享路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