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硬科技成果亮眼,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武汉全面发力科技创新

九派新闻 2024-02-21 20:40:45

2月20日,武汉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行,吹响了新一轮创新发展集结号。2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重要信息。

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武汉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图/九派新闻记者王晶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介绍,2023年,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2024年将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大科技”统筹能力为抓手,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接下来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1】6大重点举措全面发力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神农设施、武汉光源等8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和预研预制,优化重组和新建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8家在汉湖北实验室多出成果。推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激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二是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光通信、集成电路等33个细分领域,实施高端光芯片设计与制造等10大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破解武汉市光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难题;实施单北斗定位技术等100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产业发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立柔性研发机构(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带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克产业链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难题。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按照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规律,实施初创科技企业育苗、小微高企跃升、骨干高企瞪羚、领军企业引领四个计划。滚动支持一批初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更多初创企业成长为高企。引导小微高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提升规上高企研发机构覆盖面。精选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成长速度快的骨干高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晋级为瞪羚企业。发挥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持续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引领中小企业打造创新集群。全年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55万家。

四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动刚刚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建设“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智慧化水平。举办“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通过专家评技术、市场评价值、落地评环境,遴选一批项目落地武汉,为武汉产业发展开辟新赛道,催生新动能。组织开展“武创荟”系列赛、会、展活动,打造特色科技活动品牌,建设成果转化首选地。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2400亿元。

五是加快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外先进地区建设5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促进我市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创新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建设5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加快汇聚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六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鼓励设立天使投资等早期投资基金,不断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大力开展“三创一镇”建设,“一区一特”打造创新创业有机生命体,新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11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创新创业特色街区、特色小镇10个。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宣传,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2】十大硬科技成果亮眼,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

据介绍,2023年武汉十大硬科技成果也十分亮眼,对武汉科创发展和产业升级意义重大。例如,数据库一体机打破国外同类产品的市场垄断,实现信创领域高水平自立自强。高速光通信芯片打造全光网产业安全底座,进一步强化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的地位。植入式脑机接口搭建神经桥梁,手术机器人显著提升手术精度,磁共振成像系统使肺部影像诊断由“不可看”到“看得清”,科技创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作用不断凸显。100kW光纤激光器和新型柔性显示屏,就是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重点高校院所协同攻关的成果,实现了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同步进行。智能汽车芯片有效支撑了武汉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掘爆机为大国重器再添新成员,进一步增强武汉高端装备产业的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武汉现有已建成、在建和谋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计10个。其中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主要包括: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等设施;省级立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主要包括: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农业微生物等设施。

此外,武汉市产业基础比较雄厚,近年来在制造业创新方面正在面向产业需求,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目前武汉构建了2家国家级、5家省级、7家省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组成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下一步,将继续面向制造业关键环节,深化共性创新平台建设,在两个方向共同发力:继续发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领头作用;在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一批新赛道建设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九派新闻记者王晶 通讯员 陈雅岚

编辑 陈伟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1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