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肠加工中,关键工艺是哪个?

食品研发与生产 2024-03-28 14:26:17

图源:创客贴

关于中国腊肠的来历和故事,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腊肠是在腊月里面制作而成的,所以称之为腊肠。其实这只是一方面,但是如果追溯起来的话,腊肠是在宋代的时候就有了。

而现代是将采用晾晒/烘干工艺的一类产品称之为腊肠。

分类:

根据其风味不同,有广式腊肠、川味腊肠、北京腊肠、上海腊肠、东莞腊肠等等。

关键工艺:

工艺流程:选料→修整→切肉粒→灌制→烘干→包装→成品。

对于腊肠来说,最关键的是产品结构和风味,而关键工艺就是配方和烘干过程。

图源:创客贴

配方设计:

在设计腊肠配方时,一般会遇到疑问,是否需要加淀粉蛋白吗?是否加保水剂吗?

一般是不需要这些保水类辅料和添加剂的,因为腊肠本身是需要烘干脱水,人们追求的是干燥后的口感和结构。

配方中的风味成分就是香辛料类。不同地域的喜好不同,畅销产品的风味也不同,如广式腊肠和川式腊肠,各具有特色,但都被大家喜爱。

笼统的讲,广式腊肠是偏甜味的,一般是原味。

而川味腊肠口味比较多,麻辣,青花椒,酱香等等不同的风味。

图源:创客贴

烘干:

起到结构的关键工艺是烘干,传统工艺是自然晾晒,时间长,依赖自然天气,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使产品品质不稳定。在机械设备满足的条件下,也能够模拟自然晾晒的过程。工厂化烘干是呈梯度式的,一个理想的烘干过程大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45-50℃,水分50%-55%,时间5-6小时;

第二步52-54℃,水分45%,时间3-4小时;

第三步60-62℃,水分38%,时间10-12小时。

最终腊肠水分17%以下。

注意:

(1)烘干温度不能高于65℃,否则腊肠会出现滴油现象,且长时间温度高于68度,腊肠会沤烂。

(2)烘干时必须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过高脂肪易熔化,同时瘦肉 也会被烤熟,这不仅降低了成品率,而且色泽变暗,有时会使肠衣内起空壁或空肠,降低品质;温度过低又难以干燥,易引起发酵变质。

来源:食品伙伴网食品研发创新服务中心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