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类海鲜糖友尽量少吃,影响血糖控制!

忆南聊健康 2024-05-18 10:31:06

很多糖友喜欢吃海鲜,觉得健康又营养。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海鲜都适合糖友吃。

下面这2类海鲜可能暗藏健康风险,让血糖管理变得棘手。

01

这2类海鲜,糖友要少吃

01

胆固醇高的海鲜

主要包括:墨鱼、章鱼、鱿鱼、蟹黄、鱼籽等。

像墨鱼、章鱼、鱿鱼这类海鲜,确实美味,还有嚼劲,很多人喜欢吃。

但它们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如果长期大量吃,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而像蟹黄、鱼籽之类的特殊食材,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挺高的,虽然吃起来挺美味,但糖友还是少吃为妙。

可以偶尔吃一两口,但别吃太多,也别经常吃。

02

易受重金属污染的海鲜

主要包括:受污染海域的生蚝、扇贝、海螺和某些鱼类。

生蚝、扇贝、海螺、鲨鱼、金枪鱼等海鲜,容易受到汞等重金属的污染。

如果海域受到污染,这些海鲜可能含有比较多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长期大量食用,重金属会在身体里积累,影响血糖控制和身体健康。

所以,糖友选购海鲜时,要搞清楚它们的来源和产地。

那么,什么样的海鲜,糖友可以放心吃呢?

02

这4种海鲜,糖友放心吃

下面这4种海鲜,营养价值高,不容易受污染,糖友可以放心吃。

类型

营养价值

推荐烹饪方式

大虾

低脂肪、低胆固醇

清蒸、清炖、清水煮

鲈鱼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清蒸、清炖

带鱼

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

低盐红烧、清炖

鳕鱼

低脂肪、低胆固醇

清蒸、少油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居民每周吃2次鱼,或者每周吃300~500克鱼。

鱼虾的营养价值类似,两者可以互换。一般来说,60~90克鱼肉相当于100~130克大虾。

最后提醒大家,做海鲜时,最好选清蒸、清炖等烹饪方式,少放油和盐,这样做出来的海鲜味道鲜美,也不会吃进太多油和盐。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修订版简介[J].营养学报,2023,45(06):521-524.

[2]王聪.章鱼中肉碱、章鱼肉碱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3]姚慧.三种鱿鱼冻藏品质变化规律及其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2

[4]刘小莉,张金振,胡彦新,等.冻藏期间河蟹蟹黄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稳定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183-185.

[5]王安,武瑞赟,谭春明,等.鱼籽营养成分及相关产品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2021(08):84-86.

[6]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03):329-340.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0 阅读:50

忆南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