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治疗新篇章: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的突破与挑战

百姓健康频道 2024-04-29 16:23:16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读:尽管结直肠癌治疗用个性化新抗原疫苗仍面临新抗原预测的准确性、疫苗制备的成本和复杂性,以及免疫微环境的调控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的优化是肿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尽管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晚期CRC的治疗仍面临严峻挑战。肿瘤的异质性和免疫逃逸机制使得治疗效果受限,患者生存率提升遭遇瓶颈。此外,传统治疗的副作用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更为精准、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手段成为该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2023年11月,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Personalised neoantigen-based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的综述,分析结直肠癌个性化治疗策略中新抗原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为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作者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系统梳理了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作者重点指出:个性化新抗原疫苗能够针对患者肿瘤特有的突变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可实现精准治疗。对此,作者详细讨论了新抗原的识别和验证流程,包括全基因组测序、HLA分型、突变肽与HLA分子的结合预测、T细胞识别预测,以及预测准确性验证。此外,综述还涉及了基于新抗原的治疗策略,如肽疫苗、核酸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等,并对这些策略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新抗原疫苗的免疫反应激发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的关键优势在于其能够激发患者体内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一项涉及22名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CR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由FSP新抗原引起的肽疫苗,未观察到严重的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并诱导了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此外,一项针对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卫星稳定(MSS)的CRC、胃食管腺癌和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GRT-C901和GRT-R902肽疫苗联合Nivolumab和Ipilimumab,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尝试个性化新抗原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这种联合策略的理论基础在于新抗原疫苗能够激活针对肿瘤的特异性T细胞,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PD-L1和抗CTLA-4抗体)则能够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从而增强疫苗的疗效。个性化新抗原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策略。Ott等人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通过结合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患者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得到了显著增强。这表明联合疗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能够提高疫苗的疗效。

纳米技术和病毒载体的应用纳米技术和病毒载体在提高疫苗效果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纳米颗粒能够作为疫苗递送系统,提高疫苗成分的稳定性和递送效率,同时通过特定的表面修饰增强疫苗的靶向性和免疫刺激性。病毒载体,如腺病毒和痘苗病毒,也被用于开发新抗原疫苗,利用其天然的感染能力提高抗原呈递细胞的激活效率。

总结这篇综述提出了个性化新抗原疫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潜力和重要性。尽管当前仍面临新抗原预测的准确性、疫苗制备的成本和复杂性、以及免疫微环境的调控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的研究和应用,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新抗原疫苗的最佳设计、递送方法和免疫增强策略,以及如何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最大化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Ya-Juan Zhu, Xiong Li, Ting-Ting Chen, et al. Personalised neoantigen-based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Clin Transl Med. 2023 Nov;13(11):e1461.

编辑:十六

二审:清扬

三审:应泉

排版:半夏

封面图源:Pexels

0 阅读:105

百姓健康频道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电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