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生,从北漂到南漂,摆过地摊炒过房子炒过股票,年入800万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3-19 16:56:5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516位人物故事

我摆过地摊到过火车票,卖煤炒房亏本流血,靠炒股开公司年入800万,一切从干洗头妹开始。谈三次恋爱结两次婚,我的人生充满起伏。

我叫刘翠芬,1968年出生在河南信阳,父母都是农民。

我家里一共七口人,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生我那年发了大水,淹了房子和庄稼,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后来生活才慢慢好起来,但是,我家人口多,照样穷得叮当响。

家里为吃饭问题老发愁,父亲拼命干农活挣工分,盼望年底多分点口粮,母亲经常到山上采摘野果野菜来拌饭吃。

我的童年没有糖果,吃到糖果还是1972年。那年我家住进来一个北京知青,因为父亲是大队干部,就把知青安置点住不下的知青,带到我家来临时住一段时间。他一探亲回家,回来就带来大白兔奶糖,分撒给我们姊妹吃。那香香甜甜的美味,我至今难忘。他叫朱俊浩,个儿高又好看,后来就成了我的姐夫。

家里孩子一大堆,要不是母亲摔倒意外流产,父亲还不会停止造孩运动。穷人家的孩子穷养,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我就成了弟妹们的保姆,带着他们在村里到处玩耍。偷蔬果,捉小鸡,上树掏鸟蛋,我啥都敢干,成了弟弟妹妹眼中的女中豪杰。

1985年,我上完初中后,弟弟妹妹要上学,家里实在拿不出多的钱来供我继续上学。我辍学在家,帮妈妈割草喂猪,帮父亲在承包地里干活。第二年,看着村里人干完承包地里的活儿,没事干就出门打工挣钱。为了给父母减轻经济压力,我就跟着村里的姐妹来到郑州打工。

开始,我在餐馆帮人洗碗,包吃包住每月能挣十几二十元钱。一次洗碗不小心摔碎了几个碗,老板就把我开了。

我就到一个理发店当上了洗头妹,老板理发,我负责为顾客洗头,当时我只有17岁。后来,老板娘就叫我坐在店门口招徕接待顾客,她叫我多长个心眼,不要让客人到对面理发店去了。

起初我不明白她“多长个心眼”的意思,后来才搞明白,她让我穿漂亮一点,嘴巴甜一点,身体靠近一点,吸引男人的目光。这招儿果然灵验,来店里理发的男人逐渐多了起来。

后来老板娘又开导我:“穿露一点“,洗头时被男人掐了几次大腿,我怒吼那些揩油的,还搧了一个男人一耳光,老板反而怪罪我得罪了顾客。我气不过,第二天就离开了理发店。

我跑回家来,在镇上的乡镇企业找了个事做,当质检员。这期间,我开始谈恋爱,追求我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同班男生,他也在乡镇企业搞销售。我们谈了两年,他却娶了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是厂长的千金,高中毕业后来厂里当文员。

感情被人欺骗后,我又想逃离,离得越远越好。

这时候,正好姐夫带着姐姐回家探亲,我跟他们说“要北漂”,姐夫笑我:“你一个初中生还想到北京发展,吃错药了?”我说:“我不信邪,就是要出去闯一闯!”就这样,我也成了北漂一族,这一年,我22岁。

来到北京,我跟着早年来到北京的老乡,摆过地摊,到过火车票,兑换过外币,没发财。我挖到到的第一桶金还是卖钢材。

90年代初,北京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到处都是工地,急需钢材,我看准了这点。家乡的钢铁厂多,我就想把钢材运到北京来卖。

姐夫当知青回城后,通过努力当上了一名公务员,我通过他搞到了一批钢材的批文,回家将钢铁厂生产的螺纹钢、盘条等建筑钢材买来,通过舅舅在运输公司的关系,把钢材运到了北京,当年就赚了几大千元。有了钱,我就想把生意做大,到陕西把煤炭运到家乡的乡镇企业炼钢。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由于行情把握不准,差点连老本也亏掉了。但生意失意情场得意了。

在陕西我认识了一个煤老板的儿子,他大学毕业被分到深圳的信托公司上班,当时我去买煤时,他正在家里度假。我也不知道他是哪根筋搭错了,一个大学生居然爱上了一个初中生,可事实就是这样,由不得让你不信。

不过,我们在1991年结婚,又在1992年离婚。生活一年后,因为差距太大,都进不到对方的内心去,都是年少无知的结果。

从北漂到南漂,我用了两年时间,决心在深圳扎下根来创造我的人生。事实上,我的这个决定是英明的,我赶上了股票市场的黄金时代。

90年代初,深圳股票市场刚开业,国内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股票,炒股的人很少很少。而我在前夫的影响下,对股票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把以前赚到的钱用来炒股。

我每天吃了饭啥事都不管,每天到交易大厅两眼盯着涨停板,跌了就买,涨了就卖,就像上战场,每次交易就怕“割肉流血”。好在那时的股票一路飘红,很少跌绿。我投入的钱很快就翻倍上涨,我不断补仓。

在几个月不断加仓补仓的交易中,我投入的钱翻了两三倍。常言说:“花无百日红”,担心股票要进入熊市,我见好就收,就全部套了现。事实证明我做对了,后来有人在股市亏得血本无归,跳楼自杀了。

我拿着股票赚的钱寻找投资项目,追求更高收益。那些年,房地产业发展起来了,有一些人开始炒房。

摸爬滚打了这些年,我养成了追求新鲜事物的习惯,感觉这是个赚钱的机会,就到几个新开的楼盘考察了一下,全款买了几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准备等待升值后出手。可是,却成了黄粱一梦!

这些楼盘的开发商,不是资金断链就是违规用地,成了烂尾楼。只得到了交付使用的一套房子,又长时间办不了房产证,不能上市交易。

这一年,我一下就亏损了一百多万元,差不多将我的老本也吃掉了。后来我小心翼翼,改变了赚大钱的想法,谨慎投资,将剩余的钱用来理财,才慢慢恢复了一些元气。

1998年,我看到港台明星服装流行,就注册成立一个服装公司,卖流行服装。

刚开始,我从厂家进货,成本高,后来我经常看流行杂志和电影画报,找服装设计的朋友分析预测,设计服装,自产自销。

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成本,我的服装公司生意火爆。这一年,我也第二次走进了婚姻殿堂,他是我服装公司的产品经理。

他原来有一个小小的服装厂,只有十几台缝纫机。为了卖自己的品牌服装,我去找他合伙,加大投资,增加了缝纫机,招聘了技术工人,将规模扩大了几倍。

在这期间,他对我有了爱慕之情。相处时间长了,我们就“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来,我看他忠厚实诚,再说自己也老大不小了,还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也就以身相许了。第二年,我生下了儿子小雷,有了家庭的港湾。

我们的结合,如虎添翼,服装公司利润年年增加,我又注册了自己的服装品牌。2005年,我的品牌服装就开始销往了国外,2016年,我还在非洲开了一家服装厂,目的是减少出口贸易的许多环节。

2010年时,我又成立了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始把国外的货进到中国来卖,目的是提高做生意的效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实施,我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生意也不断兴旺发达。我35岁时,就拥有了两个公司,年收入达到了800万。

现在,我虽然已年过半百,但我仍然拥有一颗30岁的心脏。我努力拼搏的心没有衰老;我与时俱进的心没有衰老;我警惕危机的心没有衰老。

同时,我要感恩改革开放这个时代,没有时代机遇,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

今后,我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公司的长远打算和转型走向。未来社会将走向新业态和多元化,要是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就必定被淘汰,公司必定破产倒闭,我就会回到过去的贫困中去。

古人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我今后要引进优秀人才来管理公司,向新兴产业和科技发展,把目光投向养老产业,加大投资开发。也许,还会有失败,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就像久经沙场的战将,我喜欢挑战!

【编辑:良币】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适当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账号友情提醒: 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