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算法,我国还存在哪些差距?

熊孩子爱科技 2024-01-09 12:27:41

人形机器人对标于人类,需要实现运动、语言、操作等几类活动,就和人一样,它的算法也分成好几类。

一般来说人类机器人的算法,可以分成:

1.导航类算法

主要用于规划人形机器的行走路线,足形机器人还需要配合肢体体类算法,而轮式机器人只采用导航算法的话,则要简单得多了。仅就导航类算法来说,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不是很大。

比如京东500-1000台的小型机器人,给机器人设置了目标点,让他们在交错的环境中避开彼此的碰撞,达到目标点,已经攻克了。

还有我国的无人机表演,外在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所用到的都是导航类的算法。

而我国在无人机群的控制方面,还要比国外领先一点。

人形机器人算法和自动驾驶算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人形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包括摄像头、麦克风、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然后,采集到的信息需要在“大脑”上进行运算和处理。

2.肢体类算法

这块就涉及到了对于手和足的操控,比如扭头,扭手,扭胳膊,跳跃,跑步,翻跟头等等。

这类算法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这种纯模型类的算法,国内与国外总体上有一些差距的。

像翻跟头这种的动作,国内的机器人就做不到,目前也只有波士顿动力的atlas人形机器人干过。

atlas在2017年就能表演这个项目了

3.视觉类算法

这块与电动车的感知是有些像的。国内和国外之前走了两条路线,国内对于车的路况感知主要用激光雷达,而特斯拉则应用摄像头。而人形机器人对外界感知,现在主流的方式还是使用摄像头来进行图像的处理。

图像处理主要用大模型来实现,目前对于大模型训练这块,因为算力的一些原因,国内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4.听说类算法

这就是机器人的语言交互能力了。

语音的处理方面,像科大讯飞这样的国内企业,在传统的NLP算法上,与国外并无差距.但是2022年底,突然出的ChatGPT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新的NLP领域算法,中国也同样国算力的主要原因,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结束语

上面所说的四类算法,前三类可以说是基础的算法,而肢体类的算法,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像翻跟头这样的动作,除了算法之外,还需要与硬件无间的配合。而且,相当于人一样,机械在模仿人的肌肉时,瞬间能输出爆发性的力,需要硬件的力矩能跟得上。

好在现在市场对于翻跟头的需求并不高,而对于机器人能否倒水,倒是比较实现在需求。

总体来说,我国人形机器人在算法上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机器人系列: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区别

机器人系列:越来越像“人”的机器人,有一天是否会替代人?​

0 阅读:8

熊孩子爱科技

简介:一定要让孩子从小了解各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