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工廉颇的奋斗史:为什么每一个年轻人都能超过我?

今夜读青史 2024-01-11 18:38:19

公元前243年,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正躺在床上,挨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他转过头看向窗外的天空,天边涌过来一片乌云,好似千军万马正在冲杀过来。老人的身体颤动了一下,似乎想要坐起来,但终究没有成功。

老人的名字叫廉颇,是赵国的一名将军,但他此刻却是身在楚国的寿春(今属安徽寿县),而且看上去时日无多了。

几十年的战场拼杀,廉颇的脸上已经看不出有丝毫的感情流露,对于这一生,他是问心无愧的,但有一点却始终不能释怀,自己忠心为国一辈子,为何却落得一个身死他乡的结局?

廉颇是赵国大将,却死在楚国

在史书中,没有介绍廉颇的出身背景,出场已是中年。

公元前284年,因为看不惯齐湣王的所作所为,燕国以乐毅为统帅,联合秦、赵、魏、韩五国伐齐。其中,廉颇作为赵国主将,跟随联军击败齐军后,在第二年又率兵攻占齐国阳晋,被封为上卿,成为赵国的高级长官。

出场即巅峰的廉颇,接下来就会遇到他一生都躲不开的魔咒了——年轻人。

就在廉颇被封为上卿的同一年,蔺相如演绎了一出完璧归赵的好戏码,被封为上大夫。

秦国虽然放蔺相如回国了,但是很生气,派兵攻打赵国,占领了石城,又斩杀两万赵卒。

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王打了胜仗,气也消了,想与赵王见面喝杯茶,缓解一下两国尴尬的气氛。蔺相如又在渑池会上大展威风,让赵王没有太丢面子。

赵王很高兴,又提拔蔺相如为上卿,位次更是排到了廉颇的前面。

廉颇很不高兴,区区一个门客,仅凭嘴皮子功夫,在短短两年内就把官当到了自己前面,岂不是说自己二十多年的军功都白扯了!

因此,廉颇找蔺相如约架,并天天在路上堵他,想让他明白到底是舌头厉害还是拳头厉害。

蔺相如是个聪明人,知道硬碰硬肯定刚不过,只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我是不会把个人的恩怨放到国家安危前面的!”

廉颇为赵国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此时的廉颇,也是刚刚当上领导不久,一时意气过去,很快就转过弯来,亲自上门负荆请罪,结成刎颈之交。

但这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廉颇带兵接连攻打齐国和魏国,战绩颇丰。

公元前269年,秦国又出兵攻打赵国的阏与。赵王召集廉颇等文武大臣商议救援阏与之事,首先问廉颇的意见,廉颇认为阏与“道远险狭”,不可救。赵王又问赵奢。

赵奢说可救,于是带兵救援阏与,并使用谋略成功击退秦军,被封为上卿,与廉颇和蔺相如同列。但不同的是,赵奢还被封为了马服君的爵位,这个是廉颇没有的待遇。

赵奢同意救援阏与

这一次,史书上没有记载廉颇的态度,估计也是没有啥态度,毕竟这个机会是自己让出去的,赵奢也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赚来的功劳。

不过,秦国攻打阏与失败后,并没有甘心,又发兵攻打赵国的几城(几城,原属魏国,在公元前276年被廉颇攻下)。廉颇带兵救援,成功击退秦军。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上党太守冯亭无奈之下投降赵国。于是秦赵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此时,赵奢已死,李牧还年轻,在北边拿着匈奴练兵呢,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国能拿得出手的将军,只有廉颇一人而已。

此时的李牧,还只是赵国一名年轻的将军

廉颇也不负王命,勇敢地挑起重担,率军在长平一带,坚守壁垒,与秦军对峙三年,不分胜负。

但连年数十万大军的消耗,让赵国也有点撑不住了,再加上秦国又祭出无敌法宝离间计,年轻的赵孝成王决定启用同样年轻的马服子赵括,代替“年老怯战”的廉颇,与秦军速战速决。

不像上两次,这一回廉颇就比较惨了,是被当场免职的,而且连家里的门客也都四散了。

当然,结果大家也都很清楚,赵括最终不敌武神白起,赵国伤亡四十五万青壮士卒,国力大减。紧接着,秦国又发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意图一战灭赵。

纸上谈兵的赵括

在此危亡之际,廉颇又承担起邯郸保卫战的重责,率领老弱残兵苦苦支撑了一年多,直到魏、楚两国援兵来到,才击败秦军,解除了邯郸危局。

廉颇又一次拯救了赵国。

公元前251年,燕国派丞相栗腹来赵国交朋友。当栗腹看到邯郸的凄惨景象,回国后立即撺掇燕王趁机攻打赵国,并亲自领军。

廉颇当仁不让,率兵在鄗城(今属河北柏乡县)以少胜多大败燕军,杀死燕国丞相、燕军统帅栗腹,俘虏燕将卿秦和乐乘,并乘胜包围燕国都城。

廉颇能攻善守,是一名良将

经此一战,赵国得到燕国的五座城池,廉颇也被封为信平君,代理丞相,达到人生的又一个高度。

公元前251年,廉颇又率军攻打魏国的繁阳(今属河南省内黄县),没有意外,拔之。

意外的是,这一年赵孝成王去世了,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继位之后,立即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并让武襄君乐乘代替廉颇掌管军队。

你没看错,这个乐乘就是前面廉颇从燕国俘虏的那个乐乘,他与名将乐毅是同宗。

此时,廉颇正在繁阳前线,听说新王继位后,不仅没有封赏,竟然还用一个降将来接替自己,于是彻底地愤怒了。

乐乘本为燕国大将,后投降赵国

老实人生气,后果往往很严重。廉颇一气之下,直接把乐乘给打跑了,乐乘从此便不知所踪。

老实人气消了之后,终究还是老实人。此时的廉颇位高权重,手里又掌握着一支精兵,但他却没有携兵自重,而是选择逃亡去了魏国大梁(今属河南开封)。

世事就是这么荒唐,前一天还在跟魏国交战,后一刻就跑到魏国的地盘上避难去了。更荒唐的是,魏国也没有为难他,就让他在大梁安安静静地住着。

自从廉颇走后,赵国屡次被秦国打败,损兵失地。赵王又想起廉颇来了,派人带了名贵的盔甲和宝马,到魏国来探查他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还能再当大任。

赵王

廉颇虽然身在魏国,但心里一直想着为赵国效力,在使者面前胃口大开,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又披甲上马,往来奔驰数遭,表示自己身体倍棒。

但使者回到赵国后,却对赵王说:“廉颇将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饭量还是很大,只不过跟我在一起,一会儿功夫就去了好几次厕所。”

赵王听说后,心里很遗憾,就放弃了任用廉颇的念头,廉颇也彻底失去了为赵国效力的机会。

为啥使者不愿意说实话呢?

原来此时赵国的丞相是佞臣郭开,他与廉颇有仇怨,害怕廉颇回国后再次得势,于是暗中贿赂这名使者,让他在赵王面前说坏话,阻止廉颇回国。

赵国丞相郭开

后来,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不受重用,偷偷地把他接走,任用他为将军。但暮年的廉颇在楚国也没有再立下什么功劳,最终病死在寿春。

在廉颇的一生中,他遇到了五个年轻人,在赵王的支持下,每一个都很轻松地超过或者代替了他的职位,甚至因为郭开的一个计谋,致使自己身死他乡。

廉颇是一个忠臣吗?是!他遭受三代赵王的屡次打击,依然尽心为国。廉颇是一个能臣吗?是!他带兵东征西讨,屡立战功,被后世评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但作为一个为国效力数十年的老臣,廉颇的遭遇确实令人感叹!

作者简介:

我是今青(公众号:jinqing8589),一个文字爱好者,愿与你一起品读历史,分享人生。

0 阅读:2

今夜读青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