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板块会迎来反转吗?

白猫学 2024-05-21 11:18:47

最近,整个地产板块又在搅动投资者的心了。

房地产板块自从2015年见顶以来,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整个房地产指数,从巅峰时期的1万多点,跌到了今年4月份最低2351点,跌幅接近80%。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现实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

房地产企业的大面积暴雷,房地产销售额的一路下降,房子的价格这两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方面。

第一,赚不到钱,不敢贷款。

这个是本质原因。

买房是要花钱的,是真金白银的。

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这几年,房地产的断供潮都非常的严重,因为很多原本能赚钱的人,赚不到钱了。

大厂裁员,小厂倒闭,大家的心态从原本的赚更多的钱,变成了保住饭碗。

就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敢于贸然背债去买房的,占比非常低。

原本是掏光一家人的口袋,都要凑够首付,上车买房。

现如今有钱都不买,首付比例越来越低,但敢背贷款的人越来越少。

第二,产能过剩,内需不足。

房子是真的多了,多到子孙后代都住不完。

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越来越少了。

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来了,另一方面,放开二胎三胎,也没有人敢生孩子了。

孩子少了,意味着未来的购房需求就少了。

假设所有的新生儿,都不愿意住老一辈的房子,都要买新房去住,这是一个最最理想的情况了。

那么,新生儿的出生人口数量,也就决定了房地产未来几十年的需求量。

但这个需求量,看来短期是不太可能会上涨了,因为新生儿的出生还在逐步走低,年轻人不生孩子了。

现在已经不是二手房交易的问题了,而是新房卖不出去,很多楼盘的销售率只有10-20%。

越是没人买的楼盘,也就越没人敢买,是个恶性循环。

第三,买涨不买跌,观望心理。

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很多人都愿意再等一等。

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这个和炒股是如出一辙。

跌的时候,总盼望着有更低的点位入场,毕竟这一掷就是千金,多等一等或许能便宜好几万,甚至几十万。

当市场没有赚钱效应的时候,资金自然就不会介入,这个是规律,房地产也是一样。

最近几年很少听到炒房客这个名词了,或许现在市场都盼望他们回来炒房。

所以,如果没有人为的介入和调控,市场不见底着陆,需求的激发都很困难,市场会长期处在冰封期。

二手房的交易对于房企而言,没有任何价值,去新房的库存,才是救活房企的第一路径。

资本市场上,开放房企的融资渠道,只不过是延缓部分房企死亡的救心丸。

但实际情况是,资本很鸡贼,他们无利不起早,根本不愿意给房企做二次融资。

没有资本愿意去做慈善救助,最终房地产行业的问题,还是回归到国家层面上,出台政策去想办法。

资本市场也是一样。

最近几年,房地产在政策的刺激下,出现过很多轮反弹行情,反弹幅度都超过30%,但反弹持续时间,都没超过1个月。

所有的政策预期,都成了资金在房地产板块捞一票的理由。

而每一次捞完一票,都是散户去接盘的地产股。

这一次,房地产会迎来大反转吗?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不要有,也不该有。

说难听一点,房地产成了一个夕阳行业。

对于夕阳行业的投资,要注意的不是反转,而是平稳,合理,控制好预期。

关注几个重点。

1、房地产行业的估值。

房地产行业,现如今的估值体系,是非常混乱的。

从净利润去看估值的话,很多房企都是亏损的,能赚钱的没几个。

所谓的市盈率,没有任何的意义。

那如果从市净率去看估值,出入也非常的大。

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普遍在70%以上,甚至有80%以上的。

资产是房子,是要“打折”的,负债却实真实存在的,这意味着净资产的水分非常大。

看似房企的净资产不少,实则岌岌可危,甚至有可能是负数。

房地产企业的核心,是现金流。

低负债,高现金流的房企,才配得上高估值。

而那些现金流短缺,库存一大堆的房企,估值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奢侈品了。

2、房地产行业的销量。

房地产的销量,尤其是新房的销量,是决定房企未来走势的核心。

因为销量意味着现金流,意味着房企的安全程度。

只有先回笼了现金,才有可能去创造净利润。

否则,现在浮在纸面上的净利润,也只是财务数据上的盈利而已。

房企看似这两年还有大手笔的分红,实则,只是最后的遮羞布了,还不如尽可能先把一些债务还上,降低负债率,盘活现金流。

至于房子,要不要打折促销,这个就不是投资者该关心的事情了。

通过每个月公布的房地产销售数据,能够看得出房企当下的现状有没有好转。

可以这么说,房地产企业,不用从长远看,先渡过眼下的难关再说。

3、震荡筑底的形态和资金的情况。

谈反转两个字,真的有点为时过早了。

但是谈筑底,是可以考虑的,也是符合当下基本面情况的。

筑底的过程很漫长,至少底部不是大幅度上涨刺激出来的。

历史级别的大底,需要多次确认,也就是路还很长。

房地产其实最近2-3年,无数次的尝试筑底,但都没有成功。

这个行业的筑底,不仅需要技术形态,需要资本关注,更多的是需要预期和基本面的改善。

抛开基本面去谈房地产行业的筑底,都是无稽之谈。

不过,资本比起散户都会更敏感一些,他们虽说赚的也是块钱,但从某些方面而言,也会有对于市场的未来判断有一个预期。

只有当地产股的短炒,变成中长期的资本投入,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底部才会出现。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信号,建议大家关注。

如果房地产的一些头部公司,出现了大量的国家队资金增持,诸如社保等,那么房地产行业可以去聊聊见底两个字了。

如果依旧重复着短炒一轮,就调整几个月的情况,那就等着房地产销售数据每月的披露就行了。

切记,底部永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炒作。

0 阅读:69

白猫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