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18000转,航空发动机的轴承有多恐怖?

52赫兹科普 2024-03-30 08:59:30

航空发动机的轴承,有多恐怖?

一分钟旋转数高达18000转,寿命超过5万小时。

一直以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上的皇冠”,这里面的结构之复杂让很多人惊叹。

可能大家不知道,其中有个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它的性能更是决定了发动机的寿命长短,这玩意就是轴承。

它可以帮助发动机牢牢抓住高速旋转的转子,使其能在定子系统中保持相对运动,并确保在恶劣条件下始终稳定工作。

当航空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像风扇、压气机、涡轮机等都需要高速旋转,而轴承作为发动机中的薄弱点。

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发动机完全失效。

那么,这种轴承的技术难度有多大?

首先,发动机轴承的材料要能耐高温。

当航空发动机运转时,内部的温度可以达到1500度。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大多数材料要么软化、要么熔化,要么丧失机械性能。

因此,性能强劲的轴承,使用的都是特殊的耐高温合金钢或陶瓷材料。

其次,发动机轴承还要能适应高转速,每分钟高达18000转。

或许大家没有直观的体验,像我们平时见到的电风扇,它的转速大概是每分钟600转左右,只有轴承转速的3%而已。

如此高的转速,意味着轴承需要承受极高的离心力,再加上轴承不同方向所受的拉硬力不均,这就对轴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了巨大挑战。

如何设计出更加合适的形状,滚动元件如何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分散负载,润滑系统如何更加高效的延长轴承寿命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工程师们最关心的问题。

同时,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数控机床的高精密加工,以确保滚动元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达到微米级。

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还有一点,航空发动机内部是存在高压区域的。

而轴承想要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稳定工作,严格的密封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一旦出现润滑油泄漏或是外部污染物进入,那么就会损害发动机。

轻则叶片损坏,重则发动机熄火。

想象一下,当你坐在飞机上,听着耳机唱着歌,突然发动机坏了,你就将在空中上演自由落体运动了。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世界上能生产航发轴承的国家都集中在美法日等国。

所幸的是,目前我国的航空轴承行业已经具备了设计、研发和加工制造的能力。

不仅如此,发动机轴承寿命也从过去的3000小时,提升到5万小时以上。

不得不说,这是国产高端制造业上的重大突破。

0 阅读:325

52赫兹科普

简介:你的好奇心就是我们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