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自筹钱粮出川抗日,英雄师长最后时刻问:你们怕不怕?

如松谈历史 2023-04-29 13:20:02

作者:橙客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国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此时川中350余万儿郎纷纷出川抗战,在家的百姓宁可自己吃野菜、忍饥饿,也要交公粮,支持抗战。在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历史美名。

1937年,时任山东主席韩复榘面对日军的进攻,一退再退,导致津浦县以东的徐州地区处于完全空虚状态。1938年3月,日军在侵占济南后继续向南前进,随后泰安、兖州等要地也相继失守。

此时藤县告急,日军第十师团已经兵临城下,藤县万分危急。在王铭章师长的带领下,一个个打着绑腿,穿着草鞋的川中儿郎千里迢迢出川抗日,四川老百姓给他们送来了“天府子弟抗日报国”的锦旗。却没想到,他们遭到国民革命军战区司令长官唾弃,还有友军的歧视和嘲笑,一支真心抗日的军队成了那些不作为的官老爷嘴里的笑柄,这真是一种讽刺。王铭章有感而发,真是“有天下之大,无处容身之地”。

最后,还是当时在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了解到了川军的抗战经历,也看得出川军的抗日决心,才答应接收川军,并给他们补给了一部分军械装备,随后调到藤县展开阻击战。

王铭章(1893.7.4—1938.3.17),四川新都人

川军将士日夜行军,赶到藤县前沿的两下店附近,但没想到还是被日军抢先了一步。同年3月,日军集结4万余人向扼守津浦路咽喉要地的滕县发起进攻。驻守滕的王铭章部,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深知: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他的部队都毫无胜算。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民族大义,川军不能退!

3月14日,滕县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第十师团派出万余人的部队从襄城以东迂回滕县,一面堵住林城向北增援的道路,一面将县城紧紧围困,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第十师团,这支完全由川军组成的部队,抱定了与滕县共存亡的决心。

3月14日午后,日军对滕县城进行了无差别轰炸,几千枚炮弹犹如大雨倾泄大地,百姓遭受了日军炮火的无情蹂躏。短时间内,整个藤县炮火纷飞,撕心裂肺声不绝于耳。老百姓拖家携口寻找避难处,街道上随处可见被炸死炸伤的百姓,城墙也被炸出了多个缺口。日军在机枪的掩护下迅速发起冲锋,王铭章师长紧急调整部署,抽调就近的部队回援,让部队埋伏在缺口两侧,待日军冲到外围,迅速用手榴弹招呼。两军在阵地上形成了对峙状态,日军甚至都把坦克开了过来。

王铭章见状,当机立断,安排一队人,从正面吸引日军的火力,敢死队迅速上前,用捆绑式手榴弹炸毁了敌军坦克。日军攻进外围城墙后,所有的川军将士蜂拥而出,用手中的汉阳造狠狠地教训日军。打光了子弹的川军,挥舞大刀与日军进行厮杀,又一次把日军赶出了藤县外围阵地,艰难地守住了缺口。

但随着日军不断增援,守城官兵伤亡惨重,王铭章被迫放弃了外城阵地,下令退入内城展开巷战。日军万万没有想到,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进攻被一次又一次击退,气急败坏的日军对着藤县又展开长达数小时的炮击。眼看着日军就要攻入内城,王铭章迅速部署作战方案,集合部队展开巷战,战斗持续到次日凌晨,敌我双方都伤亡惨重,藤县城内外尸横遍野,日军被逼得发了狂,再次集结火炮,装甲车集中火力猛攻。

敌军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我守军阵地,大部分阵地被炮火摧毁,我军伤亡惨重。装甲坦克步步向我军阵地逼近,我守军仅凭手榴弹进行阻击,炸毁敌坦克数辆。从装备兵力上看,我守军处于明显劣势,但我军士气高涨,勇猛顽强,以细肉之躯,阻挡着敌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进攻一直持续到3月17日清晨,王铭章部仍坚守着藤县内城阵地。连续作战多日,我军伤亡严重,尽管作战决心坚决,但在优势敌军的猛烈攻势下,已经力不从心。眼看滕县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王铭章满眼血丝,把队伍集合在一起,说道:“弟兄们,最后的时刻到了。鬼子在攻城,可我们已经没有兵力在守城了,也没有完整建制了,我们只能与腾县共存亡,直到我们最后一个人倒下去。”他大喊:“你们怕不怕!”战士们齐声呐喊:“不怕!不怕!不怕!”王铭章:“好样的!你们不愧是硬梆梆的川中汉子。今天,我们都会死,但是,人死了,精神还在!今天就让我们把鲜血洒在这块齐鲁大地。我们是永远的川军!”

王铭章一声令下:“出发!”他紧握着手枪,冲锋在前,川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保安队、警察、百姓全部投入了战斗,王铭章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却无一人后退。就在此时,一排子弹射来,王铭章身中了七弹,壮烈殉国。王铭章牺牲以后,大部军官都伤亡了,临时担任起指挥责任的全是士兵。士兵死死守住县城,毫不退缩,就连最后的伤兵也不愿做俘虏,用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以血肉换时间,以忠诚挽危局,王铭章和他带领的川军将士用血性和担当,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战机,为徐州赢来了转机,更为未来赢得了希望。这支3000人的队伍,以全体阵亡的代价,打得日军死伤5700余人,死伤军官高达320余人!

谁能想到,如此气势的川军,装备极差,提着老枪,穿着草鞋,就上阵杀敌。他们逢敌必亮剑的战斗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里。

在抗日战争中,川军的出兵数量超过了300万人,有64万将士客死异乡,川军牺牲的人数居全国之首。他们不辱使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了绝不负国的誓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5

如松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