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解放洛阳时,手下10个旅的旅长都是谁?他们被授予什么军衔?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4-03-28 05:35:50

解放战争中,洛阳是少数几座曾被解放两次的城市,第一次是在1948年3月13日,第二次则是1948年4月。作为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洛阳有着3062年的城市史,840年的建都史,能够解放这座城市,对稳定整个豫西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洛阳是由陈赓率领的陈谢兵团解放的。1948年4月,为了切断国民党军潼关至郑州的铁路联系,我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兵团发起了洛阳战役,经五日激战,我陈谢兵团最终攻克洛阳,并成功歼敌2万余人,生俘敌青年军206师师长邱行湘。

在这次战斗中,陈赓手下的10大旅长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奉命唯谨,临危不惧,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全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那么,解放洛阳时,陈赓所指挥的10位旅长都有谁呢?他们都被授予什么军衔?

陈谢兵团是由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的。其中,第4纵队下辖第10、第11、第12、第13旅,司令员由陈赓兼任;第9纵队下辖第25旅、第26旅和第27旅,司令员是秦基伟;西北民主联军则由第17师和第55师组成,军长由孔从洲担任。

一、陈谢兵团第4纵队10旅旅长周希汉

在陈谢兵团所有旅级干部中,周希汉的资格最老,他生前曾是八路军386旅的旅参谋长,1949年晋升为第二野战军13军军长。

周希汉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他出生于湖北麻城,参加过黄麻起义,历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作战科科长、麻城独立团通信排排长、八路军129师补充团参谋长和解放军第4兵团13军军长等职。

周希汉作战以勇猛著称,在解放洛阳之前,他曾参加神头岭、长生口、晋东南、汾孝、郑州、运城等战役,曾取得了生擒国民党将领61人的战绩。

解放洛阳期间,周希汉负责攻打洛阳的东门和南门,当时,他以第10旅部队抢占洛阳四关,基本上肃清了洛阳外部的敌军。

洛阳胜利解放后,周希汉追随陈赓参加了豫东、淮海、渡江和云南等战役,因为表现优秀,他被提升为第4兵团13军长兼滇南卫戍司令,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1958年后,周希汉出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参谋长,不久,我军进行改编,他转入国务院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工作,成为了我国的正部级干部。1988年11月7日,周希汉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二、陈谢兵团第4纵队11旅旅长李成芳

李成芳是与周希汉齐名的悍将,他是湖北麻城人,17岁入党,曾任志愿军15军代军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等职。

在陈谢兵团中,李成芳属于那种行事果决的战将,他作战勇猛,极善于打攻坚战。

解放洛阳战役打响后,李成芳率领11旅转战洛阳的西门和南门,在连续三天的激战中,他破敌于城门缺口,又阻敌援军以洛阳四关,为我主力部队攻克洛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洛阳战役结束后,李成芳继任为第4纵队政治委员,后来,西南获得解放,他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副参谋长和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三、陈谢兵团第4纵队12旅旅长刘金轩

在解放洛阳战役中,第4纵队12旅主要配合第10旅作战,该旅旅长是刘金轩,旅政委则由李耀将军担任。

刘金轩是八路军太岳军区出身的名将,陈赓担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时,刘金轩是军区独立旅旅长,是陈赓的得力助手。

解放洛阳之后,刘金轩率12旅出击陕南,后陕南军区成立,他就任陕南军区司令员和解放军第19军军长,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四、陈谢兵团第4纵队13旅旅长陈康

13旅旅长陈康是湖北武穴市人,他20岁参加红军,曾任红军排长、营长、团长等职。

解放洛阳战役打响后,陈康率第13旅迅速出击洛阳四关,当时,敌军邱行湘部死守待援,陈康则从背后袭扰敌军,成功击退了敌军的反攻。

新中国成立后,陈康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和昆明军区代司令员等职,授衔中将。

五、陈谢兵团第9纵队25旅旅长蔡爱卿

在陈谢兵团第9纵队3个旅长中,蔡爱卿是唯一一位空军出身的将军。他是湖南岳阳人,17岁参加红军,曾任红1军团第8团参谋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第1纵队38团团长、中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等职。蔡爱卿是农民出身,中原大战后,他参加红军,一度担任红3军团的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开始后,蔡爱卿先是在太行军区任职,后中央军委组建陈谢兵团,他又随秦基伟转入豫西任职,成为了陈赓手下10大旅长之一。

蔡爱卿的军事才略不亚于陈康,解放洛阳战役后,他转入华北任职。后来,北平、天津获得解放,他出任北京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和华南军区防空副司令员,授衔少将。

1978年3月3日,因为疾病恶化,蔡爱卿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65岁。

六、陈谢兵团第9纵队26旅旅长向守志

向守志是新中国第一任第二炮兵司令员,他出生于四川宣汉,历任红军营长、副团长,八路军团长、副旅长、旅长等职。

解放洛阳期间,向守志参加了洛阳四关的外围战役,后陈谢兵团重新进行改编,他调任西安炮兵专科学校校长和军委炮兵副司令员,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少将。

向守志有着极高的军事才略,他不仅是我军炮兵部队的奠基人,还是国防科委的领土羊,像我军第一支导弹运输部队,就是在他的领导下组建起来的。

1988年,我军重新进行授衔,向守志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新时代我军的首批上将。

七、陈谢兵团第9纵队27旅旅长崔建功

崔建功是秦基伟上将亲自带出来的名将,他原是河北魏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78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红15军团73师政治部敌工科干事、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旅长等职。

崔建功长期在秦基伟麾下任职,秦基伟任职太行军区时,他是军区独立旅的旅长,后来秦基伟划归陈赓指挥,他又就任陈谢兵团第27旅旅长,成为了陈赓的得力助手。

解放洛阳期间,崔建功奉命转战于洛阳西门,当时,他率一团兵力破敌以城门缺口 ,极大地震慑了敌军。洛阳解放后,崔建功再次参加郑州、开封和淮海等战役,逐步晋升为昆明军区的参谋长。

1955年,我军开始授衔,崔建功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9月10日,他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89岁。

八、陈谢兵团第38军17师师长张复振

在陈谢兵团10大主力战将中,张复振和杨健来源于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他属于起义将领,1947年加入我军。

张复振是山东莘县出身的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追随孔从洲将军坚守于中条山等地,并为山西全省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复振划归陈赓陈谢兵团指挥,后我军进行改编,他出任解放军19军57师师长,成为了新中国著名的“石油师长”。

张复振在解放后一直在玉门油田工作,他既是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师长,还担任了玉门市市长,像新疆、青海两地的石油勘探工程,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1955年,张复振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1968年,因为疾病恶化,他不幸病逝,终年61岁。

九、陈谢兵团第38军55师师长杨健

杨健是与张复振齐名的抗日名将,陕军起义前,他一度担任孔从洲所部的团长一职,是陕军举足轻重的名将。

解放洛阳战役后,杨健参加了解放开封和商丘的战斗,后来,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成立,他就任洛阳步兵学校副校长和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授衔大校。

1959年4月17日,杨健因病逝世,终年48岁。

十、陈谢兵团第8纵队22旅旅长查玉升

除了38军,陈谢兵团组建后,陈赓还指挥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2旅,该旅旅长是查玉升,1914年出生。

查玉升是安徽六安人,在革命年间,他一度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是刘伯承麾下的主力战将之一。

解放洛阳战役后,查玉升部被调回中原野战军序列,后我军开始授衔,查玉升被授予少将军衔。

综上所述,解放洛阳战斗中,陈赓指挥的10个旅长,出了4位中将,5位少将和1位大校。其中,向守志是第二炮兵的首任司令员,周希汉是陈赓麾下第一名将,张复振、杨健则是陕军的起义将领。他们都是解放洛阳的功臣,都威震豫西,也都为全国人民所怀念。

18 阅读:15365
评论列表
  • 2024-03-28 18:29

    洛阳战役是陈谢兵团与陈唐兵团联合作战打下的,而且战役总指挥是陈世矩,首先攻入的是陈唐兵团的3纵,老兄在这里提都没提,有点不太妥当。

    WGF 回复:
    开封不是洛阳[得瑟]
    用户16xxx65 回复:
    陈士渠
  • 2024-03-28 23:23

    不是李云龙和孔杰吗[笑着哭]

  • 2024-04-23 11:52

    没有老李吗[呲牙笑]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