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厦门一租客换灯泡,吓得报警,吊顶里竟藏着12年前的秘密

司空知山海 2024-05-23 11:44:35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2021年1月,厦门市思明区的公安局接到报警电话,迅速派出办案人员,赶到前埔二里的一户出租屋。

报警人陈先生是这里的租客,他告诉警察,自己刚才换灯泡,无意间发现了一些藏在厨房吊顶当中的神秘物品。

看着这些不明物品,他吓出了一身冷汗,不敢随意处置,只能联系警察。

经过对出租屋的排查,警方在卫生间吊顶里发现了同样的物品,他们看着桌子上的东西,陷入了沉思当中。

为了调查真相,警方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竟然出乎意料地触碰到了一个12年前的重大秘密。

陈先生到底在出租屋发现了什么令他惊恐的存在?那个12年的秘密,又到底是什么?

神秘物品,惊动警察

在厦门思明区工作的陈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只是换个灯泡,竟然会换到警察面前,惹上一桩天大的麻烦事。

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天安分守己地生活,单位出租屋两头跑,偶尔出去放松身心。

2021年1月,他回到家后,发现厨房的灯泡坏了,于是自己爬上去换灯泡。

平时还没注意,现在凑近天花板一看,他才发现,厨房的吊顶好像有什么问题,表面似乎并不平整。

出于疑惑和好奇,他小心翼翼地扣开吊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原来,吊顶里面竟然藏着很多茶叶袋,而且从包装上来看,这里还有不少好牌子。

想来,里面装的应该都是上等茶叶吧。

只不过他很难理解,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并非见不得光,为什么会有人特意把它们藏在吊顶里?

这批茶叶有可能是房东自己的私人物品,把房子租出去后,房东本人也许都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当然,它们也有可能是前面的租客留下的东西。

茶叶藏在吊顶里面,若不是刻意想起,平时根本看不见,也许租客在退租时同样忘记了。

总之现在,这些东西让陈先生看了个正着。

他拿起其中一袋茶叶,放在手上掂了掂,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而当他打开袋子,看见里面装着的东西时,毫无防备的陈先生差点吓得摔在地上。

只见里面装着许多白色粉末,乍一看有点像面粉和白糖,但他仔细观察,非常确定这并不是面粉白糖。

国人从小接受禁毒教育,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亲眼看到过实体的毒品,但基本都从影像资料或者图片上见到过毒品的大致外观。

所以陈先生第一时间联想到,茶叶袋里装着的很有可能就是毒品。

正常人都会谈毒色变,陈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他出了一身的冷汗,忙不迭的拿起手机,拨打了当地公安局的报警电话。

很快,办案小组赶到了现场,对陈先生发现的白色粉末做了初步鉴定。

结果显示,它们确实是毒品,而且还是成瘾性较大的K粉。

接下来,警方马上对出租屋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排查,并且在厨房和卫生间的吊顶里发现更多茶叶袋,里面装着的全部都是K粉。

所有晶体加起来,重量总共达到了60公斤。

这是非常庞大的数量,难以想象,如果这批毒品流入市场,它们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和影响。

不管是陈先生还是办案人员,大家都感到一阵后怕,也非常庆幸。

陈先生作为报案人,理当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完成笔录,他把自己发现毒品的过程完整讲述了一遍,语气都有些惊惶不定。

既然毒品已经全部搜出,那么接下来就要调查藏匿毒品之人,只是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陈先生不是没有监守自盗的可能,万一他为了洗清嫌疑,故意上报,那便能成功逃脱警方的视线。

针对这一可能性,警方专门调查了陈先生的过往学习、工作和生活记录,深入了解之后,警察排除了陈先生的嫌疑。

至于房东,他对自己房子的状况并不了解,因为10多年前就把房子租了出去。

所以听说房子里藏着毒品,他也很是震惊和担心。

能够进入这间房子并且还能藏东西的,除了房东和陈先生,无外乎之前的许多任租客。

可是这间房子在18年前就已经被房东购入,并且前前后后经历了16位租客。

在时间久远和人员复杂的情况下,要想从中锁定可能有藏毒嫌疑的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10多年前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还不发达,租客们的信息也没有办法被完整且准确的保留下来。

纸质资料和档案,大多都已经遗漏缺失。

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僵局,办案人员心急如焚,可就是没有办法从死胡同里绕出去,只能焦虑地原地打转。

这个时候有警察提出,既然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破案,那不如采用笨办法,就算是滚雪球,也能滚出想要的线索。

于是专案组和民警同时开始进行外围调查,组织走访出租屋附近的居民,调查居委会的来往档案记录,在广撒网的前提下精准筛选。

都说人民群众是最强大的力量,战乱年代是这样,维护社会治安时也是这样。

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警察筛选了上百户租户,在广大群众的帮助下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不查不要紧,这一查,竟然牵扯出了一桩十二年前的旧事。

水落石出,付出代价

经过层层筛查,警察找到了2009年入住租住房屋的一名租户,一位女性,名叫温某莲。

在调查走访时,警察得知,温某莲居住在这里时,生活作息倒是没有问题。

只是她有一个姓李的男朋友,经常深夜出入,神神秘秘,总之不像个好人。

男人叫李某珍,平时似乎对茶叶很感兴趣,时不时地买一大堆茶叶去出租屋,完全符合拥有大量茶叶包装袋的藏毒条件。

邻居不止一次看到过他大包小包带着茶叶进进出出,有人甚至还以为他是在做茶叶生意。

关于李某珍的情况,警察动用内部索引系统调查,发现此人原来还真得是个“毒人”。

2010年,他因为走私毒品被警方抓获,汕头法院审理之后,判处他无期徒刑。

也就是说,要找到他,警察还得跑一趟广东的监狱。

5月14日,李某珍被警察押解到厦门,接受专案小组的审讯。

在对他进行审问之前,警察也已经调查充分,掌握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

原本还算淡定的李某珍,在听到温某莲的名字,以及警察提及的某些证据之后,终于无法继续镇定下去。

证据确凿,李某珍无从抵赖,更无法狡辩。

他提到,自己当初是瞒着温某莲藏匿毒品的。

12年前,他偷偷将重达60千克的K粉转运到女朋友的出租屋中,随便找了个借口将女友骗出门,而后拆开早就准备好的茶叶包装,把茶叶全部扔掉,再将K粉分装到包装当中。

为了掩人耳目,他把卫生间和厨房的吊顶全部撬开,再把装着毒品的茶叶袋藏进去,最后将吊顶复原。

如果不仔细观察,别人很难看出两个地方的吊顶存在异常。

只有搭上梯子或者凳子,凑近仔细看,才能察觉到吊顶的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包括陈先生在内的很多租客,此前都没有发现屋子里竟然藏着巨量的毒品。

如果不是换灯泡的契机,陈先生只怕还要毫不知情地与毒品共处。

像李某珍这样走私交易毒品的罪犯,大多数时候都在社会上奔走。

他把毒品藏好以后,又到广东的各个城市打点,后被警察抓获。

于是经他手藏住的毒品,也就成了一个12年间无人知晓的秘密。

后来温某莲搬走,出租屋里搬进搬出很多人,直到陈先生住进来,秘密才被公之于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在暗处的人永远见不得光,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罪行,也可能会在某一个意外里曝光。

陈先生的报警电话,帮助警察破获了这样一起大案,警方对他十分感激。

李某珍的罪行又加一等,他也需要再次付出代价。

利用出租屋吊顶藏毒,他的举动瞒天过海12年。

像这样隐蔽的藏毒手段,在社会上其实层出不穷,而且花样繁多。

打击毒品,绝不松懈

2019年4月,青岛公安局的禁毒支队得到一个线索,从云南寄到青岛的包裹中,可能藏有大量毒品。

禁毒支队立即派出专案组,对相应的快递网点进行全面布控,24小时轮流监视。

一切准备就绪后,警察昼夜蹲守,发现了两名行踪诡异的年轻人,鬼鬼祟祟进入崂山区的一个快递网点。

他们结伴而来,但并没有一同寻找包裹,而是一人负责寻找,另一人负责在门口环顾四方,看起来是在放哨。

如此异常的举动,第一时间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在取货的年轻人拿到包裹,准备离开时,蓄势待发的警察一跃而起,将两人全部抓获。

警察打开包裹,看到的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黑色音响,在市场上并不罕见。

除了音响之外,包裹中并没有异常的东西。

但实际上,这点儿藏毒手段,可瞒不过火眼金睛的缉毒警。

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打开音响,在内壁上找到了用胶带牢牢粘住的黑色塑料包,这个包里装着的,正是重达10斤的冰毒。

快递运毒,音响藏毒,毒贩们的手段又更新了。

每一个中空的容器,无论多么令人意外,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藏毒的工具。

除了音响藏毒之外,全国各地的警察还遇到过方便面藏毒,桶装袋装的情况都有。

前两年,国内外口罩严重缺货,物流运输量极大,于是有不法分子盯上口罩,利用口罩包装袋和箱子来藏毒。

像一些太空舱、小厨具、小汽车之类的塑料玩具,也会被毒贩用来藏毒,这类玩具通常具有一定的内部空间,正好可以被他们利用。

辣椒酱、石头、红糖、萝卜干、核桃……像这类看似无法藏匿物品的东西,毒贩也能把它们的中间部分掏空,再把毒品塞到里面。

为了少量分批成功运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过去在影视剧和纪录片中看到的身体藏毒,这也并不是夸张,而是血淋淋的事实。

中国应当是全世界打击毒品力度最大的国家,所以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接触毒品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安全的生存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毒品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有时候又会很近。

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落实禁毒政策,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技能,这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永远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让我们的大意马虎,变成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子弹。

结语

陈先生在出租屋当中的偶然发现,引出了一件12年前李某珍藏匿毒品的大案。

60kg的K粉,可能会破坏无数家庭,可能会变成毒贩手中的无数枪支弹药,万幸这一切没有发生。

参考资料

租客换灯泡发现惊人一幕,吊顶里竟藏着……牵出12年前大案 光明网

音箱藏毒、“埋雷”交易……警方侦破“十公斤级”毒品大案,情节堪比大片! 海淀公安

你的包裹安全吗?小心毒贩利用物流快递运毒 澎湃新闻

1 阅读:97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