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贝尔湖历经8年艰苦谈判,我国拿回了多大面积?

南斋孤风中 2024-04-06 20:14:32
“ 湖阔三江水,鱼肥百草泉。白鸥翔紫塞,碧浪映霞天。”

寥寥几句,便将呼伦湖的一碧万顷、碧波浩渺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不禁令人感叹:

“草原明珠”的美誉,果然名副其实。

事实上,除了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等著名湖泊外。

在我国内蒙古地区,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湖泊:

其名为“贝尔湖”,与呼伦湖并称为姊妹湖。

其与呼伦湖类似,不仅波光粼粼、水平如镜。

而且具有丰富的天然物产,盛产多种鱼类,是不折不扣的天然牧场。

然而,尽管其与呼伦湖的距离仅200余公里,却仅仅只有6.6%属于我国。

其他93.4%的水域,则尽归蒙古所有。

贝尔湖为何会做如此划分?其中又有何历史渊源?

得天独厚的资源

贝尔湖位于我国内蒙古贝尔苏木境内,湖面呈椭圆状,面积可达600多平方公里。

蓄水量近60亿立方米,是亚洲著名的淡水大湖。

其不但风景宜人,是众多游客所向往的旅行胜地。

而且,取决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贝尔湖湖下以及周边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生物资源上,作为内蒙古最大的淡水湖之一,矿化度较低。

加之在春夏时期,其湖水温度约为20℃。

恰好,满足不少水生生物繁殖的条件。

其中便包括钩虾、豆螺等甲壳类生物。

也正因这类生物的不断分解、吞噬湖水中的细菌、藻类,以及其他生物残骸等杂质,使得贝尔湖湖水清澈、水质良好。

由此孕育出更多水生物种,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的贝尔湖已成为一处天然渔场,拥有大量以鲤、鲇、白鱼等多种鱼类。

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在矿产资源上,因在形成过程中,贝尔湖所受到的构造应力并不均衡。

使其凹陷结构受西缘断裂控制,呈现出单断式形态。

其湖内沉降中心、沉积中心也受此影响,具备了南向迁移性。

也正因这一特性,为其湖底沉积物的形成、沉积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进而使湖底含油气层逐步增加,形成大量且珍贵的油气资源。

无论是在工业,或民生领域,其价值皆不容小觑。

由此可见,贝尔湖的价值不仅在观赏,其更是一座资源丰富、价值不菲的天然宝库,其也因此受到各国的格外关注。

争论不休的归属

尽管在历史上,贝尔湖的归属权曾多次变更。

但至清朝收复蒙古科尔沁部后,位于内蒙古的贝尔湖,也自然被划分至中国的领域内。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其广阔的领域、丰富的资源让不少国家虎视眈眈。

其中,便包括沙俄。

为了获取更多领地与资源,沙俄曾频繁与外蒙展开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鼓动其自成一国。

而外蒙,一是对沙俄的承诺心生动容。

二是,因当时的清朝俨然落后,已经无力为其提供支持与保护。

因此,在再三考虑后,外蒙最终还是于1911年宣布独立。

虽然这一举动的合法性,在当时并未得到中国的承认。

当时的领导人,也多次尝试收回。

然而受限于时代因素,那时正值战争爆发期间,面对接连来袭的敌人,中国已是应接不暇。

直至1945年,当时的民国领袖与苏联协商,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对外蒙行为的合法性,予以肯定。

使得其于次年开始,被正式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曾与苏联交涉,试图收回这些土地。

然而却因种种历史原因,这次谈判最终无功而返。

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蒙古一是有苏联作为靠山。

二是,因我国当时百废俱兴,且正处抗美援朝时期。

便企图占领贝尔湖,不惜派遣大量军队驻扎于此,将其划分至自己的领域内。

战争彻底结束后,我国为了贝尔湖的主权归属问题。

曾与外蒙古开展了为期8年的谈判,并请苏联作为调解人。

1962年12月26日,这场谈判的结果,最终以贝尔湖被分割作为结束。

其中93.4%属于蒙古,剩余的6.6%则归于我国。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则是苏联的态度。

那时的外蒙古与苏联关系密切,不仅常有贸易互动往来。

而且,其也曾作为苏联的军事缓冲地,允许数十万苏联军队在此驻扎。

也正因这层关系的缘故,倘若外蒙拥有了贝尔湖,无疑能为苏联带来更多利益。

因此,在此次谈判中,苏联选择偏向外蒙一方。

而我国之所以选择承认这一结果,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一,当时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且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

尚且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不便与他国发生激烈冲突。

二、苏联的关系。

尽管那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阶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苏联曾派遣大量专家,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

三、我国试图与蒙古改善关系。

当时我国与苏联关系较为紧张,作为缓冲地带的蒙古。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我国并未选择与苏联发生冲突,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次冲突,承认了贝尔湖的划分。

虽然此次协商的结果不尽人意,但也为我国换来了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

在这段期间内,我国第一个5年计划顺利进行,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开始初见规模。

为中国整体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如今的关系

前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便曾回忆。

虽然存在一些摩擦,但大多蒙古人民对中国持有积极、友好的态度,认为中国是其真正的朋友。

而在2023年,其领导人奥云额尔登在访华时也表示:

“希望继续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进一步构建稳定、互信的中蒙关系,开启双边全方面合作新篇章。”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国之间在之后,仍旧能持续开展各项合作。

进而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两国不断向前发展。

27 阅读:20044
评论列表
  • 2024-04-07 11:37

    蒙古才350多万人,而且自古是中国领土,必须要收复蒙古,才能实现中国早日重返世界之巅地位!

  • 2024-04-07 07:36

    贝尔湖我去过,波涛汹涌,就像在海边一样 ,非常壮观![点赞]

    纸上谈兵z 回复:
    闻不到粪味么[哈哈笑]
    用户10xxx46 回复:
    可惜了啊
  • 2024-04-07 21:13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贝加尔湖呢……

    弦歌落寞 回复:
    俄罗斯吃进去的肉会吐出来?等我们以后强大了再说
  • qq 13
    2024-04-07 16:24

    贝加尔湖才是真的大,贝尔湖算个啥

  • 2024-04-07 08:36

    领土在火砲之内

    ͜✿҉ ͜ღ҉ ℘ ೄ ζั͡ 回复:
    人家也有火炮
  • 9527 10
    2024-04-07 16:05

    兴凯湖呢????

  • 2024-04-07 20:31

    沙俄,呵呵

  • 2024-04-08 04:53

    让蒙古回归大中华。

  • 2024-04-07 12:42

    那里有蒙古海军吧[笑着哭]

  • 2024-04-07 07:49

    这点就够了,取个水还用挖多大的井嘛

  • 2024-04-10 16:02

    早晚有一天让其归属中华版图!

  • 2024-04-11 18:50

    看完了看到评论才发现不是贝加尔湖,我还纳闷呢贝加尔湖不是俄罗斯的吗

  • 2024-04-13 08:40

    玩呗!玩转了才是本事。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