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顾委的杜义德将军到海尔工厂视察,支持树立小金为典型

冰点历史 2024-02-23 08:39:30
前言

1982年,开国中将杜义德主动从兰州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退到中顾委工作。

在中顾委的几年时间里,杜义德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

其中,有一件令人印象深刻,是他亲自到海尔工厂去视察的事情。

当时,厂长告诉杜首长,说他们工厂里的工人小金,特别勤劳能干,可却不幸患上了癌症……

通过厂长的讲解,杜义德表示看好海尔。事实证明,杜首长的眼光的确很高!

杜义德在中顾委,忙着做战史

1982年,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主任是邓小平。作为邓小平的老部下,杜义德在退下来后,也进入了中顾委。

虽说不在第一线了,但杜义德的工作却还是非常忙碌。

80年代初,杜义德曾做过胆囊切除手术,在兰州军区时,经常顶着高原反应去视察边防部队。以至于身体受了很大的影响。

来到中顾委后,杜义德仍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中顾委一切活动。

据了解,大会小会不断,平均每周有2次会议。其中,调研工作也很紧凑。

1986年3月19日,杜义德接到一个邀约,要他到外地参加会议。

恰在此时,红四方面军战史修改办来了信,他们希望杜首长对战史修改稿的第七章、第八章提些意见,于4月15日前回个信。

警卫员小刘对杜义德说:“首长,我们别带那么多资料了,四方面军的修改稿回京后再看也来得及。”

杜义德很严肃地说:

“这是军委的任务,很重要,时间紧,要求高,战史办同志们工作很辛苦,邓主席、徐帅和先念等都非常重视,需要我们做的事只能往前赶,不能往后拖,不能影响修史工作进程。”

约定的时间到了,杜义德很认真地在回信上,这样写道:

“我的几处修改意见是,第七章:356页倒5行,李聚奎后面应加上杨梅生,李卓然后面应加上黄火青;385页正3行,军长前应加上‘代’字;第八章:448页正8行的‘此’字错了……”

由此可见,杜义德对战史的细节把控,也是力求真实还原。

杜义德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顾问

中顾委工作时,杜义德曾当过《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顾问。对于这一重要历史战略战争,杜义德觉得其历史意义重大。

杜义德是刘邓大军中的主力之一。

挺进中原攻打羊山集战斗时,时任二纵作战处长的贺光华(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激动地说:

“当时总攻羊山集,敌守我攻,二纵的进攻遇阻,伤亡很大。在关键时刻,是杜义德的六纵,陈锡联的三纵各上去一个旅,经过激战才把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六十六师全部歼灭。”

说到六纵的仗打得好,杜义德指挥得好时,他说:“主要是我的三个旅长能打仗。”

“十六旅旅长尤太忠善于打硬仗恶仗,艰巨的任务都交给他完成。十七旅旅长李德生,打仗组织得好,讲战术,动脑子的仗交给他。十八旅旅长肖永银打仗以“滑”出名,机动善变,比较诡异的仗给他打,他打仗总是占便宜,吃亏的事情他不干。”

三个旅长各有千秋,在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养伤期间,杜义德军政一肩挑,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屡战屡捷。

刘伯承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表扬他“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文武双全。”

不仅刘伯承看好他,政委邓小平也很重视他。杜义德后来回忆说,自己的桥牌就是和邓政委学的。

在杜义德的心里,刘邓是一个人。

话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987月6月份,湖北电视台正在武汉拍摄电视系列片《千里跃进大别山》高山铺大捷情景。

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情节,电视台邀请杜义德审阅剧本,并希望能到拍摄现场给予指导。

6月的武汉是一个火炉,但75岁的杜义德依然冒着酷暑长途跋涉,亲临他曾经指挥战斗的现场讲述历史。

他说:“这些电视片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内容必须真实,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片子留有遗憾。”

正因如此,《千里跃进大别山》这部场面宏大的作品,才能持续获得广大好评。

杜义德支持民企,支持海尔工厂树立小金典型

1986年夏,杜义德到青岛“琴岛一利勃海尔冰箱厂(海尔的前身)”调研。

该厂是三年前由青岛几家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合并成立的。

厂长张瑞敏等领导对市场调研和出国考察后,决定生产电冰箱,并在西德30个电冰箱生产厂家中选择了质量第一名的“利勃海尔”冰箱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当时国内已有各种冰箱厂近40家,有关领导担心他们能否经得住同行竞争,但张瑞敏信心十足。

为确保做到快速高效,他们当年施工,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该厂的情况引起了杜义德的关注。杜义德亲自带人下到工厂,做第一手调研。

在介绍企业精神时,张瑞敏厂长特别介绍了该厂女工小金的爱厂故事。

小金是一名电焊工、共青团员,她爱厂如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发现自己是晚期肺癌后,依然不肯请假坚持在生产第一线。

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厂领导问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小金却提出,送我去火化场之前,希望能再看一眼我工作的工厂……

小金的敬业精神成为海尔员工为企业奋斗的榜样。

杜义德在海尔深入调研,从厂领导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发展思路,看到了该厂的发展前景。

杜义德对张瑞敏等厂领导讲: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提法对头,提得好,要紧紧抓住不放。企业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要树立小金这样好的典型,要学习她爱厂敬业视厂如家的精神。要把小金的先进事迹宣传好,让小金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感染更多人,让全体员工都向这名共青团员学习,一定要让海尔这个企业腾飞起来。”

杜义德预言:“海尔这个厂大有希望。”

2000年,88岁高龄的杜义德坐轮椅再次走进海尔集团,欣慰地看到一个现代化企业已经腾飞,走向世界的企业……

杜义德在中顾委几年里,时刻地想着为国家、企业、人民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他上报了大量的意见,很多都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杜义德在晚年时,仍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位老革命,值得我们后辈们为他点赞,致敬!

0 阅读:16

冰点历史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